(知识点)文学常识:战国战国荀子的32篇
战国末期荀子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孙卿子》33篇,汉刘向叙录记校定《孙卿书》,去重复内容后,定著32篇。唐杨倞作《荀子注》,从此书名改为《荀子》。杨倞注本32篇,篇目与刘向所定同,各篇编排次序略有改动,现通行的版本依杨倞注本。《荀子》32篇,大部为荀子所著,或其弟子记述荀子言行、思想的文字,有《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5篇,杨倞认为是荀子及其弟子纂辑的一些历史资料。《荀子》的文字体裁与《论语》《孟子》不同,大多是由各篇题目点出本篇中心思想、围绕中心做系统阐述的长篇议论文。如论述天人关系的《天论》,阐述性恶论的《性恶》,论述名实关系的《正名》,阐述解蔽思想的《解蔽》,对先秦诸子学说进行评述的《非十二子》等。《成相》《赋》两篇,是文学体裁。“成相”是当时一种民间曲调的诗歌的名称。《成相》篇包括以这种体裁写成的3篇诗歌。《赋》篇包括小赋5篇。
《荀子》的注本,有唐杨倞的《荀子注》,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梁启雄的《荀子简释》等。
《劝学》《荀子》书中第一篇,系统地阐述了荀子关于学的重要性、为学的基本态度、学的内容、学的途径等问题的论文。荀子强调,君子并非天生与众人不同,而是靠后天的学习和教化才成为君子。他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努力学习修养,就可以明白礼义,避免过失。他强调环境的影响和教化的重要,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君子之与众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善于利用外界条件,善于学习。
荀子强调,学习要专一,要锲而不舍。他继承孔子的为己之学的思想,认为君子的学习是为了完善自己,所以要“入乎耳,箸乎心”,化为自己的思想,形之于行动;要终生努力,“学至于没而后止”。他说,文献的学习是可以有终止的,对礼义的学习却是不可须臾中止的。
荀子以《诗》《书》《礼》《乐》《春秋》为学习的内容,而特别强调《礼》的重要,说学习是“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关于学的途径,荀子提出两点:一是“近其人”,接近贤人良师,向他们学习;二是隆礼,以礼来检查约束自己。
《天论》《荀子》书中专论天人关系的论文。在本篇中,荀子系统阐述了他的天道观。荀子提出,要明于天人之分。一方面,人间的祸福治乱不在天而在人,最可怕的是人为的灾难,不可怨天;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变化,是“不为而成,不求而得”,不依赖于人力的,是“天职”,人也不应与天争职,人应该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与天地相参。他又明确指出,天行有常,自然界有其不依赖于人的意志的常规。针对当时流行的求雨、占卜等活动,荀子认为求雨之后下雨,和没有求雨就下雨是一样的;求雨、占卜一类的活动,只是一种掩饰。荀子还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强调不要停留在对天的颂扬、敬畏上,消极等待自然界的恩赐,而要发挥人的能动性,依照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界为人服务。不过他又说:“唯圣人为不求知天”,只求知道应该如何做,不求知其所以然。
《正名》《荀子》书中集中论述名实关系的论文。荀子在本篇中论述了正名的重要,指出了当时名实关系上存在的错误,提出了制名的原则。荀子指出,当时在名实关系上存在着“用名以乱名”“用实以乱名”“用名以乱实”这样三种错误,认为名实混乱,就会导致贵贱不明,同异不别,所以必须正名。正名的目的就是“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荀子提出正名的根本原则,就是要制名以指实,使名实相符。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分析了事物的共和别、共名和别名的关系和“状同而异所”“状变而实无别”等不同情况。他认为,分析认清这些情况,是正确制名的关键。他还提出了“约定俗成谓之宜”的见解。
在本篇中,荀子还论及人的认识,论述了天官意物和心有征知及其相互关系;论述了节欲、导欲的主张,提出了“进则近尽,退则节求”的节欲、导欲的原则,并对“性”“情”“虑”“伪”“事”“知”“能”“命”等概念(名)的内涵做了说明。
《解蔽》《荀子》书中集中阐述荀子关于克服认识片面性的论文。文中首先提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指出认识的片面性是人们认识中的通病;然后分析了产生认识片面性的主客观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解蔽,即克服片面性的方法。他指出,要解蔽,一方面要“兼陈万物而悬衡焉”,全面把握事物的各个方面,加以衡量分析;另一方面要“虚壹而静”(知识点)文学常识:战国战国荀子的32篇,不因先入为主的成见和主观臆想影响对新事物的认识。他特别强调“心”的作用。他强调道的意义,对事物的认识要以“道”为衡量标准。精于农耕可以为“田师”,教人种田;精于买卖可以当“市师”,教人经商;精于工艺可以当“器师”,教人制作;只有精于道,才能够管理好农工商各业。而把握道,要靠心。心必须专一,必须虚壹而静。
文中还肯定了世界可知,但又认为想求万物之理而不知有限止荀子的作品,会永远达不到目的,故提出了要有“止”,就是要止于圣王,以圣王为师。
篇中还对鬼的现象做了解释,认为人如果“中心不定”,“吾虑不清”,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如酒醉、黑夜、掩耳、遮目,以至观察时的位置的高远,都会影响人们不能正确认识事物,而“鬼”的现象,都是在人惊慌恍惚,神志不清的情况下才出现的。
《性恶》《荀子》书中专论人性问题的论文。篇中荀子系统地阐述了其性恶论的思想,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荀子提出了“性伪之分”,认为只有先天的荀子的作品,不可学、不可事的才能称之为性;凡需要后天努力才能得到的,可学可事的都属于“伪”,即人为,不属于性。他指出,人的本性是生而好利恶害,顺此发展,只能发生争夺;礼义是圣王所创造,恭敬、辞让等美德要经过教化才会有,都是属于“伪”,不是性。文中荀子从各个角度对性善论进行批评,着重论述了圣王创制礼义法度,进行教化的重要性。
荀子虽认定人性为恶,却仍然相信人都可以为善,他肯定涂之人皆可以为禹;认为“圣可积而致”,一个人只要专心致志,努力学习、思考,积善不息,年长日久,就可以积善成圣。
《礼论》《荀子》书中专论礼的论文。对礼的起源、实质、功用做了全面的阐述。
荀子在本篇中提出,礼的起源是因为人生而有欲,如果人人平等,没有度量分界,在欲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发生争夺、混乱,所以需要有礼来给人们规定出度量分界,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调剂人的欲求与物资不足之间的矛盾,使人们的欲求得到合理的满足,又使物资不会被人们无限止的欲求所耗尽。所谓度量分界,就是要有贫富贵贱的差别,“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所以礼的实质,一是“养”,解决欲求与物资的矛盾;一是“别”,规定出贫富贵贱尊卑的等级区别。
篇中提出:①礼是“人道之极”。犹如绳墨、规矩是曲直方圆的规范一样,礼是治国的根本。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因此,一定要隆礼。②天地、先祖、君师是“礼之三本”,这是第一次把天、地、君、亲、师并提。他还提出了制礼、执礼的原则,又用相当大的篇幅对丧礼的意义、规定做了具体、详细的说明。
《乐论》《荀子》书中专论音乐(兼及舞蹈,因古代乐舞不可分)的论文。是儒家礼乐论的奠基性著作。《乐论》的中心内容是论证音乐的社会功能,从而肯定音乐的存在价值,针锋相对地批驳了墨子的非乐论。《乐论》中说:“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人的感情需要宣泄,而音乐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因此音乐是不可缺少的。荀子最早揭示了艺术的情感本质。由此出发,荀子指出音乐可以作为引导人的感情使之符合礼义规范的教化工具。音乐是诉诸感情的,所以它的教化力量是强大的:“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荀子把音乐的社会功能归结为“合同”,即促进群体关系的和谐,以利国家的稳固,与礼的“别异”功能相配合。(见乐合同礼别异)荀子继承了孔子的正乐思想,认为合同的基础是“道”,即儒家之道:“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故乐者,所以道乐也。”“以道制欲”是他的正乐原则荀子的作品,要求“君子耳不听淫声”,并规定太师(乐官之长)的职责是“修宪命,审诗商(章),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荀子还将音乐拟于天道:“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知识点)文学常识:战国战国荀子的32篇,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认为音乐之所以能影响社会秩序是由于气的感应。
《王制》《荀子》书中全面阐述荀子治国思想的论文。论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和民本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主张。
荀子论述了人禽之别,指出人之所以高于禽兽,是在于能“群”,即组成社会;所以能群,是在于有“分”(荀子有时也称之为有“别”、有“辨”);所以有分,是在于有“义”(见明分使群)。他从性恶论出发论证说,人们的欲恶相同,如果人人地位平等,当物质资源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求时,就必然发生争夺,导致社会混乱,因此必须制定礼义,规定出贫富贵贱的等级。这样,他论证了等级制度的必要性。这是他全部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
在本篇中荀子提出了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阐述了民本思想,强调只有懂得争取民心才能成为王者,专事聚敛和专任强力,伤害百姓,则是灭亡之道。他还提出“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的法后王思想,任贤和人治的思想,以及一系列经济政策等(见强本节用、王者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