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未著录《淮南子》原因及作者问题

兰州大掌学报( 社会科掌版)第36 卷第1期/20 0 8 年1月—Journalo fLanzh—ouU n iv ersity ( S o cia l S cien ces)V 01. 36 N o . 1/Ja n . 2008《史记》 未著录《淮南子》 原因及作者问题考论漆子扬(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甘肃兰州7 30 0 7 0 )×X X X X ×≥= X 搿×器= = =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乏= = = = = = o o o o : : =内容摘要:《淮南子》 撰成于汉文帝末期, 刘安综括其要题名《鸿烈》 , 因武帝严加禁锢,太史令司马迁也未能一睹该书之宏观。 东汉刘向校订石室书籍时,取名《淮南砭淮南子和史记, 东汉人题名《淮南子》 、 《刘安子》 , 唐宋之际又名《淮南鸿烈》 。 相关文献证明, 《鸿烈》 的作者自东汉以来, 普遍认为除刘安外,另有道家苏飞等八公及儒家大、 小山等人《史记》未著录《淮南子》原因及作者问题,及赵贤、 朱骄如两位兵家和九位精通《易》 学的宾客。关键词:《史记》 ; 著录; 《淮南子》 ; 书名作者; 考述中图分类号: 1206. 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2804( 2008)01—0098- 04( 一)< 史记> 未著录< 淮南子> 解析宋代以前记载淮南王刘安生平及著述的文献材料【11《史记》未著录《淮南子》原因及作者问题, 主要集中在《史记》 、 《汉书》 、 《论衡》 、 《淮南叙目》 ( 以下简称《叙目》 )、 《风俗通义》 、 《西京杂记》 、 《神仙传》 、 《水经注》 、 《史记索隐》 等九种书籍中, 遗憾的是惟有《史记》 没有任何关于《淮南》 一书的一丝信息, 且学术界至今也鲜有探讨其缘由之论述。

据王国维先生考订, 司马迁出生于景帝中元五年( 前14 5)【剖, 刘安卒于前122年。 司马迁和刘安在同一时代至少生活了20 年, 如果《淮南》 在社会上流传, 按照司马迁的编写精神, 《史记》 肯定会有记载。 而且司马迁作为太史令, 得观“石室金匮之书” , 藏于中秘的国家图书他都有可能看到, 但为什么偏偏对《淮南》 一书讳莫如深?因为缺乏充分的史料, 我们只能按照常理作逻辑的推断。 笔者以为, 大概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 《史记》 的《淮南衡山列传》 并非司马迁本人所作, 从记述刘长、刘安父子谋反过程的文字矛盾, 行文风格, 以及刘安本传在《史记》 中排列次序的随意性, 隐约透露出此传出自他人手笔, 并非司马迁本人所作。 第二种, 《淮南衡山列传》 是司马迁所作, 但被后人根据朝廷要求进行了篡改。 第三种, 《淮南衡山列传》是司马迁所作,但由于汉武帝忌恨淮南文化集团淮南子和史记,《淮南》 被汉武帝严厉“秘之” , 刘安不幸被汉武帝假借谋反罪名予以剪灭, 《淮南》 被朝廷列为“反动书籍” 遭到彻底禁绝, 以致司马迁也不敢在刘安传中记述《淮南》 一书。《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云: “安入朝,献所作《内篇》 , 新出, 上爱秘之。

” 【3】 1652刘安所献的《内篇》 就是《淮南子》 o 《汉书》 的记述隐约透露出, 刚刚即位的刘彻对富有文采的叔叔刘安当时还是比较敬重的, 发往淮南国的朝廷文书,也往往要经过文才超拔的司马相如润色修饰。 武帝态度之谨慎引人深思。 这一特殊的关系肯定使刚愎自用、 唯我独尊的汉武帝如鲠在喉, 必欲除之而后快。 在这里班固所言“上爱, 秘之” 一句的句读,关系到我们对汉武帝对待《淮南》 态度的理解, 几乎所有《汉书》 的标点本, 都句读为“上爱秘之” 。高诱《叙目》 作“上爱而秘之” 【4 15, 更是曲解了班固之意。 按普通事理推断, “上爱” 应当是刘安在朝中敬献《鸿烈》 时, 汉武帝当时对刘安及著作的礼节性态度, 武帝即使出于叔侄辈分或君臣之礼, 或出于笼络诸侯的政治考虑, 也要对叔叔的献礼表现出喜爱神情, 这是交往的礼节。 而“秘之'’ , 则是武帝真实心理的写照, 揭示了汉武帝在阅读《淮南》 之后, 严禁传播的处理态度。 《淮南》 宣扬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反对弱民强国、 君主高度集权淮南子和史记, 张扬国法唯上的治国理念【5】 , 提倡节俭, 痛斥奢侈, 这与汉武帝“外事征伐。 内事兴作” 的治国思想完全背道而驰。

尽管《淮南子》 撰成于汉武帝即位之时,但书中对“不爱民力” , “赋敛无度” , 大兴土木, 穷收稿日期: 2007 - 0班05.基金项目: 20 0 6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历代文学的发展与流变” 资助.作者简介: 漆子扬( 19 6 4 一), 男, 甘肃武山人, 博士, 副教授, 从事先秦两汉文学文献和中国学术史研究.万方数据

淮南子翻译文言文_淮南子与史记谁成书时间早_淮南子和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