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更是中国成语典故的宝库。《淮南子》中的成语作为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汉语语言的表现力,极大地丰富了汉语文化内涵。
《淮南子》成语蕴含着精辟的哲学思想
《淮南子》成语代表的不仅是一种民族思维方式与传统文化思想的有机交融,也是中华民族为人、处事、生活方式的生动体现。如:“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充满辩证思维,反映物极必反的哲学道理。它用“木强则折”比喻“兵强则灭”,告诉人们单纯依靠强大的军队而不依靠道义去治理国家,最终必然要走向灭亡。
“塞翁失马”是《淮南子》中人所皆知的一则寓言,这则寓言故事最早是出自《老子》:“祸兮福之所倚淮南子名词解释,福兮祸之所伏。”它所反映的思想极具辩证性。《淮南子》这则寓言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阐明了祸福相依、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淮南子》成语蕴含着精辟的哲学思想,值得收藏!,它具有极其巧妙的生活性,也具有宏观层面的辩证性。
“一叶知秋”,出自《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意思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古人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善于观察大千世界一些细微的变化,从中发现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淮南子》成语蕴含着精辟的哲学思想,值得收藏!,并用充满哲理而又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
《淮南子》成语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中国是个以“和”为贵的民族,追求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儒家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淮南子》中也有体现这种精神的成语。如“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后来,“化干戈为玉帛”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正是“化干戈为玉帛”这一深邃思想的现代体现。
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如“女娲补天”这则著名的神话,反映了古代先民与大自然抗争的艰苦卓绝精神,女娲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的壮举,这源自人类渴望征服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也反映了上古母系社会时期的艰难的生存环境。
为民除害、为民谋利的人物向来是人们赞颂敬仰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中关于“后羿射日”的记载流传很广,大家耳熟能详,正是由于后羿为民除害,所以死后受到人们的敬仰。故死后成了为人类除治妖害之神,国家祭他,百姓祀他。
《淮南子》成语浓缩了丰富的军事思想
《淮南子·兵略训》是一篇研究军事思想和军事问题的重要文献,其中概括产生了不可揆度、运筹千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以少胜多、视死如归等诸多成语。
不可揆度,出自《淮南子·兵略训》:“能治五官之事者,不可揆度者也。”旨在说明将军的心,要和外物一起变化,随着时势一起转移,无法事先推测估量。事实上,由于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无一定之规,很难估量揣度,因而,要给前线指挥官以随机处置的权力,让他能够根据敌我双方的具体战况,灵活机动地指挥战斗,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同样出自《淮南子·兵略训》:“硖路津关,大山名塞,龙蛇蟠,却笠居,羊肠道,发苟门,一人守隘,而千万人弗敢过也。”后演变成“一夫当关淮南子名词解释,万夫莫开”的成语。这个成语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地势十分险要: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借此说明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也表现出汉语成语的语言张力和魅力。
以少胜多,是所有军事家追求的理想目标,《兵略训》认为“以少胜众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的确,要做到以少胜多,不仅需要指挥员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临阵将士以一当十的斗志、还受战争性质、人心向背、天时地利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古今中外,以少胜多的战役十分少见。但就在八公山下发生的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区区八万兵力打败了前秦八十万大军,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淮南子名词解释,也留下了八公山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成语典故。
此外,《淮南子》成语还包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养生思想、廉政思想、法治思想等等。
《淮南子》成语,言约义丰、表意清晰、通俗生动、富含哲理,给后人以思想的启迪、生活的指导,逐渐地融入中华语言文化宝库之中。《淮南子》成语,体现了汉民族悠久璀璨的文化传统和博大精深的睿智哲理。《淮南子》里的成语很多,每一条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些成语直到现在还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淮南子》成语的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整理。(应克荣)
(责编:汤宁初审:孙继奎终审:沈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