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讲解/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首页 / 书籍 / 黄帝内经讲解 / 一、平调阴阳

一、平调阴阳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素问•至真要大论》

[讲解]

本文论述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确定治疗原则的方法。

“察”,有考察之意。“阴阳”,指脉证的阴阳属性。吴崑注:“阴阳,脉证之阴阳也。”“调”,治也。“平”,平衡,协调之意。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诊断疾病,必须通过对脉证的阴阳属性的辨别,掌握疾病病机中阴阳偏盛偏衰的本质变化。然后以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为目标,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阴阳偏盛,而其相对的一方没有构成虚损时,可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阴阳偏衰,则应采用“补其不足”的方法。治疗的关键是要恢复机体原有的阴阳平衡状态。若阴阳偏盛,而其相对一方偏衰时,则除损其有余外,应配合扶阳或益阴之法。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时,前者要治阳顾阴,后者要治阴顾阳。所以调治阴阳,以恢复原有的平衡状态为度,不能超越一定的限度。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⑵定其血气,各守其乡⑶。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讲解]

本文论述应根据疾病的性质,病变部位确定具体的治疗原则。

(1)“柔刚”,柔属阴,刚属阳,即阴阳之意。人的体质、病证、脉证,药的气味,外邪的致病特点,均有柔刚之分。柔者属阴,刚者属阳,分辨其性质的刚柔,即所以区分其属性的阴阳。如张景岳说:“形证有柔刚,脉色有柔刚,气味尤有柔刚。柔者属阴,刚者属阳,知柔刚之化者,知阴阳之妙用矣,故必审而知之。”

(2)“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有多种情况;有病在阳经而针刺阴经的,有病在阴经而针刺阳经的;也有阳盛导致阴亏而采取泻热的,阴盛导致阳虚而采取祛寒的。例如因阴虚而导致的阳亢证,虽表现为阳盛,但应从阴治之,滋阴以潜阳,即阳病治阴,从阴引阳之意。因阳虚而导致的阴盛证,虽表现为阴病,但当从阳治之,补阳以消阴,即阴病治阳,从阳引阴之意。吴崑注:“刺法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汤液有阳盛养阴,阴盛养阳,皆谓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状态。

(3)“定”,安定。“乡”,处所。气血在人体中运行不息,各有常道,并有一定规律。如肺气、胃气以向下为顺,向上为逆;脾气以下陷,肝气以横逆为逆。血以行于脉中,周流不休为顺,以溢出脉外,瘀滞停蓄为逆。所以治疗疾病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体的气血恢复安定,各自运行于自己的部位。吴崑注:“定,安也。诸经皆有血气,宜安定之,使之各守其位,不得出位乘侮也。”一说以为是指确定疾病在血分或在气分,根据病变部位而施治。如高士宗注:“定其血气,定其病之在血在气也。各守其乡,血病勿使伤气,气病勿使伤血也。”于义亦通。

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⑴。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者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⑵。随其攸利,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⑶。

《素问•至真要大论》

[讲解]

本文论述治疗疾病,必须首先辨证,判定疾病的属阴属阳,病位在表在里,在上在下;然后才能立法,针对复杂的病机变化,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措施。

(1)“气”,指病气。“方”,方法。调治病气的方法必须辨别疾病的阴阳属性。确定其内外部位,按疾病的所在部位分别施治。提出了辨证立法的原则。

(2)根据按疾病所在部位分别施治的原则,先当确定病变的内外部位,在内的从内而治,在外的从外而治。这是根据病变的部位,进行辨证立法的方法。其次根据病邪盛微的不同,也应制定不同的治疗原则。“微”,指病邪轻微。病邪轻微,疾病轻浅的可用调和之法。如感寒轻微者以温药和之,感热轻微者以凉药和之。如张景岳注:“微者调之,谓小寒之气,和之以温,小热之气,和之以凉也。”“次”,指病邪较盛介乎微甚之间者,可用平定的方法治疗。如寒邪较盛,用热药使之平复;热邪较盛,用寒药使之平复。“盛”,指邪气盛甚。“汗者”之“者”,为“之”的误字。邪气盛甚者,宜用直攻之法以劫夺之。表实之证宜用汗法,里实之证宜以泻法。张景岳注:“盛者夺之,谓邪气甚者当攻而取之,如甚于外者汗之,甚于内者下之。”再次,辨别疾病的病性,相应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也是辨证立法的重要内容。“寒热温凉”,指寒法、热法、温法、凉法等四种不同的治法。“属”,指病的属性。意为要针对疾病寒热不同病性,采取寒热温凉不同的治疗措施,使病气衰退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3)“攸”,张景岳注:“攸,所也。”“攸利”,即所利。这一段是说,疾病的部位有内外之别,感邪有微甚的不同,性质有寒热之分,临证应谨慎遵循阴阳的道理,选择有利的治疗方法,如法调制方药,才能万举万当,使气血和平,确保其天年。

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⑴;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⑵。

《灵枢•五色》

[讲解]

本文论述应根据疾病传变的具体情况,确定阴阳先后治疗次序,以达到平调阴阳的目的。

(1)“内”,指在内属里的五脏。“外”,指在外属表的六腑。“阴”,指属阴的脏。“阳”,指属阳的腑。鼻是体内脏腑的外候,五脏依次分布在鼻的中央,六腑挟附于鼻的两旁。根据经文本义,谓病色见于鼻部,先起于中央而后转入两侧,是病先发于五脏而后向六腑传变,应当先治其属阴之脏,后治其属阳之腑。其精神是治病求本,阻断传变黄帝内经讲解/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不使疾病进一步发展。反之就会使病情加重。如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小便短少,以致水液停聚,发为水肿,是肾气不化,在内之脏先病,而使膀胱气化无权所致。治疗宜先温补肾阳。

(2)鼻部病色,先起于两侧而后转见于中央,是病发于属阳之腑而后向五脏传变,这时又当先治在外属表之腑,后调属里之脏,反之病情就会加重。如太阳外感风寒之邪,腠理闭阻,致使肺气不宣,症见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的同时,又见无汗而喘等证候,应当先予辛温解表,发散风寒药后,肺气得宣,则喘咳自然平定。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⑴。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⑵。

《灵枢•终始》

[讲解]

本文论述补泻先后,平调阴阳的方法,提出了阴阳虚实夹杂之证,先补后泻的治疗原则。

(1)“明”,“阳”,指明经阳经。马莳注:“此承上文而言阴经阳经之补泻,其法当有先后也。”阴经阳经的虚实盛衰,可从寸口与人迎(《灵枢》以颈侧之动脉为人迎;《脉经》以左手寸口脉为人迎。可互参。)两处测候。寸口是太阴经的动脉,人迎为阳明经所循之处,肺朝百脉,胃为水谷之海,故诊察寸口、人迎两处脉,加以比较,可测候五脏之阴、六腑之阳的虚实盛衰,从而了解人体阴阳是否保持平衡。当寸口脉大于人迎脉时,说明人体阴经邪气盛而阳经正气虚。治疗时,应当先补阳经的正气,后泻阴经的邪气,反映了《内经》重视顾护正气的防治学思想。如张景岳注:“此以脉口、人迎言同阳也。脉口盛者,阴经盛而阳经虚也,当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人迎盛者,阳经盛而阴经虚也,当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何也?以治病者皆宜先顾正气,后治邪气。盖攻实无难,伐虚当畏,于此节之义可见,用针用药,其道皆然。”本段经文的意义,并不局限于经脉。阴邪盛而阳气虚的,在治疗上可先助阳,而后泻其阴邪。如肾虚水泛之证,当温阳化水,若一味攻下水邪,不但徒伤阳气,而且水肿也必然会消而复肿。

(2)当人迎脉大于寸口脉时,说明人体阴经的正气虚而阳经的邪气盛。治疗时,当先补阴经的正气,后泻阳经的邪气,从而使阳盛阴虚的病变得到调整。同样,阳邪盛而阴液虚者,在治疗上,也当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邪。如温病热邪久羁[方剂汇],劫烁真阴之证,应以滋补肾阴为主,而后配合清热,攻下之法。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

[讲解]

本文论述胜复致病的治疗大法,但亦能指导临床其他杂病的施治。

凡治各种胜气复气(胜气复气是自然气候的相胜相制现象,如上半年热气偏盛,下半年即有寒气以报复。)所致之病,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温证用清法,清病用温法。如太阳气寒,太阳之胜为寒病,治以热药;少阴气热,少阴之胜为热病黄帝内经讲解/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治以寒药;厥阴气温,厥阴气胜为温病,以清凉之品治之;阳明气清,阳明之胜为凉性病,以温性药治之。张景岳注:“此总结前章淫胜、反胜、相胜、相复之治,皆不外乎此法,则正气得安,病气衰去,阴阳宗主各有所归,自无偏胜之患,而治法尽于此矣。”可见以上治则,虽为运气致病而设,但其要旨仍在于协调阴阳,恢复阴阳的平衡,所以亦适用指导临床其他杂病的治疗,为后世治疗方法发展的基础。

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⑴?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⑵。

《素问•至真要大论》

[讲解]

本文强调,不能从现象,而是应从疾病的本质,即阴阳盛衰着眼,才能正确确定治则,体现了《内经》治病求本的精神。

(1)“论”,指古代的医学着作。“方土”,指古代通晓方术的医工。“绳墨”,原为木工用的取直器具,引申为标准、法度。古代一些医学着作提出了治寒病用热药,治热病用寒药的治疗大法。但医工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墨守陈规,仅能治疗一般按通常情况发展的病变,遇到复杂的病变,不能通常达变,按其立法的原则,相应改变治法。有些热性病服寒药而热反甚,寒性病服热药而寒反剧,不但寒热未退,又有新的证候出现,这是为什么呢?应如何进行治疗呢?

(2)“属”,张景岳注:“根本之谓也。”李念莪注:“求其属者,求其本也。”上述治法之所以无效,反而加重病情,是因为一般医工只着眼于寒热病性,而没有从病机深究产生寒热病证的阴阳盛衰变化规律。寒证有因阴盛所致的,如寒邪入侵经脉所引起的痛证,按寒者热之的原则,用辛热之品温通则愈。但也有因阳虚阴盛所致的,如也用辛热,反会耗散元阳,使阳益虚,阳益虚则寒愈甚,所以应补阳配阴阴阳合道,以消阴寒。热证有因阳盛所致的,如伤寒,太阳化热,传入阳明,表里俱热的阳明经证,应按热者寒之的原则,用大寒之剂,以清阳明独盛之热。但也有阴虚阳盛所致的,如也用苦寒,不但不能潜阳以清退虚热,反会使阴益伤,阴益伤则阳愈甚,所以应补阴配阳,以制亢阳。如王冰注:“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言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故曰求其属也。”可见对寒热的辨证要在首先辨别阴阳盛衰,于治疗也应以平调阴阳为主要原则,只有明确阴阳纲领才能正确应用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则,才能体现《内经》治疗求本的原则。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⑵,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⑶。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讲解]

本文论述了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疗原则,并讨论了早期诊断阴阳合道,治疗的重要性。

(1)“引”,引导,此指引经络之气,调整虚实。“阴”,泛指内脏、五脏、阴经、胸腹部、下部;“阳”,指体表、六腑、阳经、背部、上部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内经》提出的针刺治疗原则。从阴引阳,即病在阳,从阴来引导。从阳引阴,即病在阴,从阳来引导。如可取背部的俞穴,以治五脏之病;也可以取阳经的穴位,治疗阴经的病;也可以取上部的穴位,治疗下部的疾病。这是因为人身的阴阳气血,是外内上下相贯通的。正如张志聪注:“此言用针者,当取法乎阴阳也。夫阴阳气血、外内左右,交相贯通。”上述治则虽然主要用来指导针法,但对临床用药也有广泛而实际的指导意义。治疗的要旨,在于协调阴阳,恢复阴阳平衡。所以病在阳分,可以从阴来引导之;病在阴分,可以从阳来引导之。如针灸头部的百会穴治疗脱肛,针刺足部的内庭穴治疔牙痛等,均属此类治法的具体运用。

(2)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根据阴阳互根原理提出来的治则,左为阳,右为阴,人体三阴三阳经脉,左右交叉,互相贯通,人体左右也相互影响。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则,在运用针刺治法时,可以取右侧穴位治疗左侧病变,取左侧穴位治疗右侧病变。从右治左,从左治右,是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治则的具体运用。

(3)“我”,指如医生自己这样的正常人。“彼”,指患者。“以我知彼”是说用正常人的各种生理状态作为标准,去衡量和判断病变。“过”即太过。“不及”,即不足。“微”,指疾病的初起的微小征象。“过”,过失,指疾病。“见微得过”,是说疾病初起,征象不明显,应该注意诊察,并推测病变的部位及发展趋势。“殆”,指危害。本文主要讨论早期诊断的重要性。疾病初起的症状和体征,往往不太显着,但我们必须善于应用以常达变、以表知里的方法。即以正常生理状态为标准,来衡量比较患者,然后以表现于外的征象,推测病人内部的病变,了解疾病的邪正虚实,作出早期诊断,进行早期治疗,才能防微杜渐,使疾病早愈,而不致发展到危险的阶段。

[临证意义]

阴气和平,阳气固密,两者互相协调而维持动态平衡,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动态平衡的失调和破坏就会形成疾病,阴阳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疾病的关键所在,所以治疗时要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补偏救弊,使其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生理动态平衡。阴阳是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阴平阳秘,阴阳平衡,是建立在阴阳数量关系正常、适当的基础上的。阴阳的有余不足,所导致阴阳盛衰的不同情况,就会形成寒热虚实不同的病变,临床治疗应根据阴阳盛衰的具体情况,损益阴阳,进行调治。如阳盛则热,热盛伤阴者,属实,宜损其阳,治当泄热存阴,如用白虎汤,承气汤等。阴虚发热者,属虚,又宜滋阴清热,以益其阴,如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阴盛则寒,属实,治宜损其阴,治当祛寒救阳,如用真武汤、四逆汤等。阳虚则寒者,属虚,又宜温阳散寒,以益其阳,如用理中汤、右归饮等。任何病证,其临床表现尽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总可从阴病,阳病加以概括,但阴阳是辨证的总纲,统领表里、寒热,虚实,所以平调阴阳之法,也不离乎《内经》所说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阴阳合道,“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诸法。

阴阳又是互根的,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临床平调阴阳,又要善于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不能把补阴与救阳看成是互不相干的孤立的治疗措施。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说:“阴阳合一之妙,于气水而见之矣。升降虽分阴阳,气水实为同类。……真水乃真阴也。……夫水火皆宅于命门,析之则二,合之则一。”并据此创左归丸、右归丸,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新方八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