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英雄榜2》第五十集鬼谷与嬴政的交锋
天行九歌第五十一集《一叶知秋》:法家治国之术与治国之道在战国时代第一次闪光
如果说第五十集鬼谷纵横切磋承担了天行九歌武打场面的巅峰,那么第五十一集韩非与嬴政的交锋则凸显了天行九歌在文学主旨上的注重。这一集韩非先后与盖聂、嬴政对谈,乍一看这一集像是水了过去,实则不然,是深思熟虑后的对法家思想的一次诠释,也是天行九歌播出以来,韩非子法家思想第一次正面地、直接地闪光。尽管之前韩非子运用法家的思维解决了很多案子、问题,但其背后的思维逻辑与思想观点很少正面出现,这一集以虚显实,值得我们深思。
斜体加粗为动漫台词,其余括号内容以及无排版字体为评论,全文无图。
盖聂:鬼谷传人也可以成为九公子朋友吗?九公子师从小圣贤庄荀夫子,又与鬼谷传人称兄道弟,但是在阁下的《五蠹》一文中,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两句《封神英雄榜2》第五十集鬼谷与嬴政的交锋,可是历历在目。
盖聂点出《封神英雄榜2》第五十集鬼谷与嬴政的交锋,儒家于韩非有师之恩,卫庄于韩非有友之谊,但是韩非却在五蠹一文中背弃师恩,背弃友谊。言下之意,如九公子这般背信弃义之人,能有制衡天下的才学吗?我为鬼谷传人,不敢与公子称兄道弟,还是划清界限的好。
韩非在五蠹之中,不仅是写到儒以文乱法,侠以武乱禁,更是直接点到了纵横家的名,“今则不然,士民纵恣于内韩非子如何死的,言谈者为势于外,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句中的言谈者指的就是纵横家苏秦张仪之流,以口舌搬弄天下,反反复复地合纵连横的国家策略导致国家衰微。韩非的五蠹,共计有四千多字,翻译成白话文更得超过万字,故而不做详细解读(主要是我也没看完嘤嘤嘤),只提及剧中涉及。
这一段话,是盖聂作为纵横家传人向韩非的发难,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盖聂,读过韩非的五蠹,作为秦国的武学教练,这就说明韩非的文章,已经传到了秦国。
盖聂,秦王嬴政的贴身护卫,都读过韩非的五蠹。盖聂,都读过韩非的文章,那么身为秦王的嬴政,又岂会没有读过韩非的文章?那么盖聂现身,也表现出了秦国政府向韩非问政的意向。
韩非:百家学说亦有分野,如同鬼谷绝学,分纵与横。儒分为腐儒和王儒,侠也有凶侠和义侠。腐儒一味求圣人治天下,轻视律法的疏导,如果必须一年四季每日都是晴天,才可以五谷丰登。以此治天下,忽略了人性善恶。侠,为仗剑者,凶侠以剑谋私欲,义侠以剑救世人。孟子曰,虽千万人吾往矣,乃是儒之侠者。
韩非的回应,则是指出了盖聂对他的误会,回应了盖聂的出剑。
他所说的儒以文乱法指的是腐儒,侠以武乱禁指的是凶侠。
那么,什么是腐儒?什么又是凶侠?
韩非自己做了解答,腐儒就是一味强调思想教化忽视法律规范的书生,凶侠就是虽然拥有武力但是只把武力用在谋求私欲私利的武生。
所以,这样的儒生不是儒生,是腐儒,我更愿意称之为泥古不化;这样的侠客不是侠客,是凶侠,我更愿意称之为市井泼皮。
同时韩非又提出来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人。
王儒与义侠,那么为什么有推行王道的儒生与义气解救世人的豪侠,天下还是这么乱?很简单,“人性善恶”有分。
接着韩非语“如果必须一年四季每日都是晴天,才可以五谷丰登”,我想加上一句,“如果必须一年四季每日都是晴天,才可以五谷丰登;而换了其他天气,在面对雨天不知道治涝,在面对大旱不知道抗旱,又岂能有粮食丰收呢?”
这就是韩非的观点,人性是有善恶之分的,按照圣人们所提倡的只以思想教化做为治国之术,那么他们所追求的大同社会、太平盛世能够达成的前提是“一年四季都是晴天”,即全天下的人都是可以用思想教化来约束的;实则不然,礼义教化对于本性纯善的人是有作用的, 而对于大奸大恶,教化是没有用的,所以我更愿意加上一句“而换了其他天气,在面对雨天不知道治涝,在面对大旱不知道抗旱,又岂能有粮食丰收呢”意思就是说圣人之言在面对无法教化的大奸大恶时是没有用的,就像不知道根据天气气候来采取措施一样。
自然而然的引出来了韩非自己的观点,对于治国之术,就是法,就是术以知奸,以刑止刑。
韩非:庄子有一篇说剑倒是颇得我心。剑分三等,分庶人剑、诸侯剑、天子剑。行凶斗狠,招摇过市韩非子如何死的韩非子如何死的,为庶人之剑。以勇武为锋,以清廉为锷,以贤良为脊,以忠圣为铗,为诸侯之剑。以七国为锋,山海为锷,制以五行,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举世无双,天下归服,为天子之剑。
盖聂:九公子所主张的严刑峻法,也是一把治世的利剑。
韩非:乱世重典,法可以惩恶也可以扬善。
盖聂:剑,是凶器。
韩非:剑,也是百兵之君子。剑虽双刃,关键却是在执剑之人。
韩非与盖聂的这一段对话,更直接提出了韩非的观点。庶人剑、诸侯剑、天子剑则让我想起来了“匹夫之怒以头抢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韩非说庄子给剑划分了三等,其实也是给人划分了三等。只知道行凶斗狠的人,是匹夫;同时他也为诸侯(臣子)和天子(主君)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要求。
诸侯,要勇武(周天子划分诸侯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诸侯领兵替天子打仗)、清廉、贤良、忠圣(是忠于圣上也是忠于圣人言)。
天子,要心怀天下(七国,山海),调和阴阳五行(指的就是此消彼长的阴阳之道与五行相克之道,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天子要学会制衡各方势力,是为“平衡阴阳五行”),遵循天时(春夏秋冬),才能天下无双,举世归服。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天子就是那个要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的人。
这个时候,韩非并没有说,如何才能做到诸侯有诸侯的样子,天子有天子的样子。
盖聂替他说了:你所提倡的严刑峻法,是治理天下的利剑。
韩非:乱世重典,可以惩恶扬善。
盖聂说剑是凶器,意思是严刑峻法会伤害到黎民百姓,加重百姓的负担。一般我们在提到暴政的时候,都会跟上严刑峻法这四个字。秦始皇如是,武则天如是,雍正亦如是。但是每逢大乱之世,严刑峻法则是治国良方。可必须意识到的是,严刑峻法并不意味着国家衰弱,只能说明了统治者的严苛。秦始皇创造了第一个大一统,可是严刑峻法鞭笞六国;武则天成为了第一个女皇帝,上启贞观,下承开元,可是有请君入瓮的酷吏政治。严刑峻法造成的,是民心不安。
韩非:剑也可以是君子,尽管是双刃剑,还得看执剑人到底怎么用剑,也就是当政者如何运用法律这把兵器。
再加上韩非之前所说的,王儒,义侠,孟子说云虽千万人吾往矣。“就算千万人阻挡,我也要前往”的意思。法律用得好,可以严惩坏人,安定民心;可以褒奖善行,鼓励民心。用的不好,只会用法律谋求私利。
盖聂与韩非的对话,在术的层面上完成了。也就是回答了秦国政府询问的治国之术。盖聂的发问十分有趣,当时盖聂的站位更像是挡在韩非子前面一样,好像盖聂身后一个什么重要的人一样,也更像是在跟韩非说:“只有过了我这关,你才有资格进入下一关。”动漫表演到这个时候,盖聂的问题问完了,作揖,之后盖聂便闪开了身子,让出一条道路来,更是为韩非“闯关”见秦王做足了铺垫。
这一集,在做韩非与秦王的铺垫这件事儿上,更是下足了功夫,首先是本集开始时一个插叙,先播了一段韩非问秦王“你在等我吗”,接着又插叙了韩非见盖聂,再顺着这条时间线来到秦王这儿,不可谓不用心。
接下来是秦王与韩非的对话。而秦王与韩非的对话,则更进一层,他们二人谈论的是治国之道。
韩非:你在等我?
嬴政:是的,我在等你。我曾经听人说过,身处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狭小的天空。我很好奇,在这样破败的庭院中,如何写出谋划天下的文章。
秦王的意思:你只是韩国的一个小公子,犹如井底之蛙,哪里见过什么大世面,如何就能写出那样指点江山谋划天下的文章呢?你有什么资格呢?
韩非:有些人没有见过汪洋,以为江河最为壮美。而有些人通过一片落叶,就能看到整个秋天。
韩非:尽管我没有遍走天下,但是我一叶知秋,由个别推及到了全部。
嬴政:所以你是后者?(嬴政:你这么牛逼?)
韩非:行万里路,才能见天地之广阔。我曾经流浪。
韩非先说自己一叶知秋,又说自己行万里路,是否自相矛盾呢?
答,不是的。韩非一叶知秋,是以一个韩国就参悟透了天下。而他所说的“万里路”“流浪”又是什么意思呢?
韩非在五蠹这一篇文章中,对儒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进行了点评。而流浪与万里路,就是他在百家学说中追求治天下之道的过程。
他流浪着走到了一个学说的面前,发现这不是他要的治国之道,他又流浪到了另一个学说的面前,他又发现这个也不是。之所以流浪,是因为居无定所,是因为他没有找到他想要的真正的答案。
嬴政:为什么流浪?难道家国不容?
嬴政这一句话问的大有深意了,他指的是韩非的现状。
“家”中也就是韩国王室中四公子韩宇谋夺王位,“国”中也就是朝廷中权臣大将军姬无夜把持朝政,这两个人,都不允许韩非上台分走他们的权力。所以说是家国不容。
韩非:为了寻求一个答案。(韩非游学是为了寻找治理天下的答案)
嬴政:什么样的答案?(快,非宝宝,快告诉寡人,如何才能统御天下!)
韩非:我遇到了一个老师,我问他,天地间真的有一种超越凡人的力量,在冥冥中,掌控着命运吗?老师说,有。
嬴政:那是一种怎样的力量?
韩非:当时我也是这么追问的。
嬴政:那么你的老师回答了吗?
韩非在提及这个“老师”的时候,画面中出现了荀子。这一幕仅仅是为了表示韩非的这个老师是荀子吗?不是的。
这一段说的是,法家思想的源泉——荀子性恶论。我们都知道,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正是由于韩非接受的是荀子流派儒家学说的教育,但是韩非没有全盘认同人性本恶,也没有认同人性本善,折中了一下,所以韩非的观点里才会确立人性有善恶之分。这也成为了韩非法家学说的立足根本——治善有善之法,治恶当有恶之法。
顺便一提,韩非创立流沙的初衷——术以知奸,以刑止刑。这一点让我想到了琅琊榜里的梅长苏。都是一心为国的大国士,面对错综纷杂、黑暗昏庸的朝局,在正面战场采用正当手段扳倒敌人的可能几乎为零。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法家思想。韩非组建流沙利用心机与智谋来除掉姬无夜等权臣振兴韩国;梅长苏率领江左盟扳倒心术不正的太子与誉王,扶持心底纯良的靖王上位,这都是一样的道理。而两个人都不约而同的做到了一点,就是在权谋之中守住了初心。
这也是韩非与盖聂所谈论中强调的,用剑可以,但要看怎么用。
韩非:所以,这就是你在这里等我的原因吗?(秦王,你难道只是局限于一个国家或者天下的权力吗?)
嬴政: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韩非:你为什么来到这里?难道家国不容?(韩非此话说的十分犀利,对于当时尚且没有亲政的秦王来说,确实家国不容。“家”中,嫪毐(太后的男宠,吕不韦进贡给嬴政之母)迷惑太后,曾经造反企图谋夺秦国政权,“国”中,权臣吕不韦把持朝政不让秦始皇掌权。对于嬴政而言,嬴政的处境也算是家国不容。)
嬴政:我只是四处走走,散散心。
韩非:心,如果在深井,眼中的天空就会变小。(秦王你为何只是着眼于眼前的权力斗争?)
嬴政:你并不了解我。(c你大爷寡人心胸大着呢!)
韩非:不如我先回答你的另一个问题吧。你会死。
嬴政:你说什么?
韩非:关键是什么时候死,如何死?
嬴政:你难道知道?
韩非:我曾经穿过岁月长河,看到过自己的死亡。你相信吗?
嬴政:我不相信。
韩非:死亡并不可怕,尤其对于一个死过一次(嫪毐造反)的人来说。每个人都会死,不是吗?
嬴政:你到底想说什么?
韩非:你刚才追问天地间,那种超越凡人,在冥冥中,掌握命运的力量,到底是什么。高山变成深谷,沧海变成桑田,夏冬的枯荣,国家的兴衰,人的生死,真的是神秘莫测?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凡人,如果用一天的视野,去窥探百万年的天地,是否就如同井底之蛙?
嬴政:这就是答案?
韩非:这种力量,就在身边,充盈了整个天地,当静下心来聆听时,它就像是一首歌,你听到了吗?
嬴政:受教了。
韩非这一大段的话及其深奥,我妄加揣测一下。
韩非告诉秦王的是,历史的发展,就像江河奔腾不止,在滚滚历史的车轮中,权力欲望称霸天下等等都只是过眼云烟,都只是沧海一粟。就如同所有人的命运一样,最终都要走向灭亡。而人的贪心就在于妄图以蝼蚁之力控制天地万物。这个时候,韩非与秦王的对话又不局限于治国之道了,而是人心之道,是天地之道。从来都没有万世永传的国家,只有违逆天道的国家自己覆灭了自己的道理。我们在争夺权力的时候,天地连眼皮都不抬一下,因为我们的汲汲功利,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如果,治国之术是法,那么治国之道又是什么呢?就是遵循天道,不违人心,顺其自然,是尊重天地万物的生存之道,不打扰,不干涉,不改变。
就如同,高山变成深谷,沧海变成桑田,夏冬的枯荣,国家的兴衰,人的生死,真的是神秘莫测?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凡人,如果用一天的视野,去窥探百万年的天地,是否就如同井底之蛙?
如此一来,有一些没有解释通的地方,我们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韩非作为韩国公子,他的任务是振兴韩国,却将治国之术与治国之道倾囊相授与秦王,岂非让秦国如虎添翼,给自己将来添麻烦了吗?
我想这这正是韩非的过人之处。
韩非自己也说,凡人用一天的视野去窥探百万年的天地,就如同井底之蛙。韩非是井底之蛙吗?显然不是。即使是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这些今人也都知道韩非子的大名,有着无数的作品弘扬着法治精神,用着韩非子的精神与思想来治理着我们的国家。可见,国家之兴衰都成了过眼云烟,最终遗留下来的,是思想的闪光,是智慧的果实,是那些名垂不朽的千古名著。
我还记得,《国家宝藏》中的国宝秦地睡虎简,这件国宝上面记载的,就是秦国的法律。
韩非并非用一姓之人、一家之学、一国之臣这样简单的眼光来审视天下,他已经看到了“死亡”,他说他会死,秦王会死。他看到了兴衰灭亡,他也看到了永垂不朽。
他更明白,推广自己的学说以后不只惠及一个韩国,更可以惠及一个秦国、一个楚国、一个齐国、惠及整个天下的百姓,惠及这个群星璀璨的战国时代;他更知道,让自己的思想流传下去,经过岁月的长河历史的长河,去惠及十年后的七国,去惠及百年后的那个国家,去惠及千年后的那个时代,去惠及整个历史,去是多么的重要与光芒万丈!
而这个时候,一姓之人的王族荣耀、一家之学的繁荣昌盛、一国之臣的胸襟抱负在这样崇高的理想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个时候,我们来回顾韩非提及的说剑:以七国为锋,山海为锷,制以五行,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举世无双,天下归服,为天子之剑。韩非,不正是一个这样的“天子”吗!
镜头转换,庭院内,一叶盈然落下,嬴政与韩非面对对方,沉默不语。
“嬴政,我视你如知己,你可愿助我传道千年?”
“韩非,你的道呢?”
“它就像是一首歌,你听到了吗?”
“我听到了,是一首天行九歌!”
萌新很早注册了知乎,但是今天才算正式入坑,文中肯定有偏颇的地方,也定有错误疏漏的地方,求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