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教育实践:“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农”指农民、
“工肆”指小手工业者。
二、教育作用
1、对个人:“素丝说”,认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
强调环境与教育对人的作用。
2、对社会: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三、教育目的
“兼士”或“贤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即要符合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
四、教育内容
1、科学与技术教育:生产、军事科技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
2、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三表法";
①学习历史的经验和知识;
②依据民众的经历,以广见闻;
③在社会实践中检验思想与言论是否正确;
3、文史教育;
4、政治道德教育。
五、教育方法
1、主动:儒家主张”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墨家则主张“虽不扣必鸣者也"。
2、创造: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墨子提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
3、实践:合其志功。
合其志功
1、含义:
1)志:动机,出发点;
2)功:效果,归宿;
3)志和功要辩证的看待。
2、施教:兼具动机和效果,这是施教的最根本原则。
3、实践:各个方面(军事科技道德政治)均要合其志功。
4、意义: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动机加上实践来去评判行为,不仅对当时有重要影响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4、量力: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量力教育方法的人。
比较墨家和儒家教育思想异同点
一、相同点:
1、教育作用:对个人和维护社会稳定均有重要作用。
2、教育目的:均重视对人才的知识道德的要求。
3、教育内容:均重视文史和道德教育。
4、教育方法:量力实践。
二、不同点:
1、教育实践:
1)儒家:轻视农业科技和生产劳动。
2)墨家;“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2、教育作用:
1)儒家:儒家认为教育是一种统治手段,可收到“德礼为治”的效果;认为教育可以使人性向善的方向发展墨家的思想主张及影响,这就为“仁政“德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2)墨家:墨家认为对人的教育是一种社会的兴利除弊;在人的发展上反对命定论,重视教育和环境的作用,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
3、教育目的:
1)儒家:儒家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2016年六安金安区墨家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概述,是一种官本位的教育模式,教育为政治服务,为国家培养政治人才。
2)墨家:墨家的教育在于培养“贤士”或“兼士",以备担当治国利民的职责2016年六安金安区墨家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概述,必须能够“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4、教育内容:
1)儒家:先秦儒家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道德和文化知识两方面。道德教育在整个儒家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墨家的思想主张及影响,文化知识为道德教育服务。其传授的教材是《诗》《书》《礼》《乐》四种。
2)墨家:墨家以“兼爱“非攻”为教,不仅注重文史知识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5、教育方法:
1)儒家:“学而知之”是儒家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求知的唯一手段。从学开始,由学而思而行。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好学与实事求是也是儒家在进行教育时常用的教育方法。
2)墨家:墨家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关于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与检查认识的正确性问题,还提出了有名的三表法,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墨家重视思维的发展,注意逻辑概念的启迪。墨翟还特别重视“强说人”的积极教育态度。
6、实践:
1)儒家:只重视动机,文史道德上的实践;
2)墨家:合其志功,包括军事科技的实践。
道家教育思想
一、教育实践:老庄,对社会文明的批判。
1、道:宇宙本体及其法则。
2、法则:“自然”、“无为“。
二、教育作用:
效法自然,摒弃社会影响,不重视教育。
三、人格理想:逍遥。
1、追求个性自由;
2、摒弃社会责任、义务的束缚。
四、学习方法:怀疑,“闻之疑始”。
法家教育思想
一、教育实践:提倡“耕战”墨家的思想主张及影响,农耕、作战,实现兵农合一,保障经济实力、军事力量。
二、教育作用:“人性利己说”
绝对的性恶论,教育不起作用,提倡法律教育、刑罚。
三、教育内容:禁诗书,“以法为教”。
四、教师观:禁私学,“以吏为师”。
(3和4为教育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