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张双双1 胡志刚 ( 福建师范大学化材学院 , 福州 ) 摘 要 本文旨从《论语》 出发, 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的实质、 条件、 形式以及启发式提问的方法这些方面进行阐述, 针对中学化学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到启发, 主要论述实验启发——循循善诱与能近取譬——诱导启发的化学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启发式; 化学; 论语; 提问 ; 循循善诱; 能近取譬 1. 从《论语》 看孔子实施的启发式教学 1. 1从《论语》 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的实质 首先对于“启发” 一词被公认为最经典的诠释溯其本源——《论语· 述而》 中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朱熹的解释为“愤者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句子,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者, 口预言而未能之貌; 启, 谓开其意; 发, 谓达其辞” 。[1]孔子认为, 在学生求知欲望达到不可抑制的状态下, 只要老师轻轻指点一下, 就能够把学生受阻的困惑之心打开, 就能够激发学生如饥似渴地去学习。 孔子的这个观点, 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从接受心理的角度, 学生求知欲郁积的过程是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如果在学生求知欲郁积到饱满状态之时进行启发教学, 则学生是在早有所思的前提下接受知识,这样自然会取得最优学习效果。
从注意力转移角度看, 注意力的特征之一在于注意点无法长久地停留在某一固定点之上, 如果在学生对某一问题求知的欲望郁积到最大限度的时候仍得不到老师的指导, 学生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其他方面, 这就破坏了适时教育的机会, 而且,如果学生求知的欲望一再受阻从《论语》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学习的兴趣也会减弱。 因此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句子,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所涵盖的另一层教育思想是: 到了“愤” “悱” 状态, 达到了学生求知的兴奋点, 就要适时“启发” 。 综上所述, “启发” 式教学实施的关键点有二: 1.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求知欲; 2. 在学生求知欲最强的时候适时进行启发教育。[2] 1. 2从《论语》 看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条件 1. 2. 1建立平等、 互爱的师生关系 从《论语》 中折射出来的孔子平易近人而且约之以礼(礼即理也) 。 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 ” (《论语· 学而》 ) 孔子认为首先要自尊自重, 而后才是做学问。 虽然孔子以“重威” 为原则,但从不走极端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句子, 如子绝四: “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 ” (《论语· 子罕》 ) 可见孔子杜绝这样的四种毛病,他不凭空臆测, 不绝对肯定, 不固执己见, 不唯我独尊, 虽注重威信, 对学生要求严格,但却做到了威严有度。[3]在学生面前从《论语》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孔子不1注: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