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说性三品论--“生而知之者,上也-上智”

“染于苍则苍儒学说性三品论--“生而知之者,上也-上智”,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墨家思想的利弊,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

在学习以后,会觉得墨家好像什么都挺好的。墨家强调自然科学知识,但之后封建社会以儒学治国,而不是墨家思想来治国。这也是有原因的,目前看的是它光辉的一面,但其实它背后也有黑暗的一面。

儒家学派来去自由,进入墨家就不能出去,如果你要出去,整个墨家会用制度来框定你,让你无法生从,甚至危及生命。

墨家制度性高,如果要打仗,墨家会号召墨家弟子来,然后就全来了,没有人不敢来,说是号召儒学说性三品论--“生而知之者,上也-上智”,事实上也是强制性的,如果不来也会收到相应的制度惩罚。

墨家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很好的地方,但是在管理上也会让人害怕。换而言之,相当于现在的传销组织,墨子通过自己说服别人加入学派,弟子又说服别人加入,结果进了就不能再出,这也是弊端,也是造成它无法登上政治舞台的原因。

儒学说人性论,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和性三品论,

性三品论---“生而知之者,上也--上智;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中人;困而不学--下愚”将人分为三等,认为奴隶不需要学习,女子不受教育,这也体现了时代局限性,将人性论分等级是不科学的。

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墨家思想的利弊,墨家则认为不要看人性,我也不知道ta是善还是恶。墨家“素丝说”从平等的角度来看待教育作用,强调了教育与环境的重要性,而不是像孔子将人分等,比孔子的人性论思想进步。

“素丝说”意思大概就是人就像是待染的素丝,放在哪个染缸就会染成什么颜色。)这个想法也是进步的,从周围的环境来看对人的影响。

墨子去世之后,才出现孟子荀子的性善性恶论(他们说性善性恶的时候没有特别注意到墨家所提倡的“素丝说”观点,所以“素丝说”一般是与孔子做比较,它比孔子也有进步性)

“兼爱”社会---平等互助(兼爱社会就培养兼士/贤士

兼士是怎样的人?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厚乎德行:道德品行的要求。(不管是哪个学派,都认为道德品行很重要)

辩乎言谈:思维论辩的要求。

博乎道术:知识技能要博学。

儒、墨培养的都是德智并重的人墨家思想的利弊,但是所指的德和智有区别:

德:儒家和墨家强调的“德”不一样,儒家说的德就是仁爱,墨家说的德是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

智:儒家认为学六经可以拥有智慧,在墨家认为学的知识要是有用的知识(实用),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

墨家培养“兼士”,儒家培养“君子”。

墨家更强调小生产者和农民的利益,小生产者也可以成为兼士,而在儒家,小生产者 、农民不可能成为君子,儒家轻视他们,他们也不可能成为君子。

兼士是有侠客精神,不惜牺牲自己,劫富济贫;

君子更多的是要去朝堂做官,说明思想造福百姓。

​评价:墨家“兼士”与儒家“君子”有本质不同

墨家更强调小生产者的平等,博爱的精神;

启发了中国后世出现义侠精神。

墨家教育内容:

1.思想和道德教育(补):“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2.文史教育(补):墨家比较重视文史方面的内容,但墨子提出“非乐”;

3.科学与技术教育: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技术知识教育以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实用;

墨家思想的利弊_利弊墨家思想的例子_利弊墨家思想是什么

4.思维训练教育:用“三表法”衡量言谈是否正确,用形式逻辑突出思维与论辩的法则。​(逻辑越强,思维能力越强,思维能力越强,言谈表达的说服力越强​)

“三表法”

第①表:历史的经验和知识;

第②表:依据民众的经历,以广见闻;

第③表:在社会实践中是否经得起检验。

评价: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教育是墨家主要特色,他们突破了儒家六经教育的范畴,堪称一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