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智悦的共鸣腔为生命擦亮一道光
✨爱智悦的共鸣腔 为生命擦亮一道光✨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尽心篇下13:15-17)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老子的善恶观,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尽心篇下13:25)
很多貌似“良知”这样基本的概念,往往被我们忽略,但是只有勤于深思这些东西,才能让我们养成独立、不人云亦云、有逻辑、有毅力和不止于肤浅的思维习惯,才能像磨镜子一样让自己内心渐渐明亮起来。孟子在这里出现的“良知”,后来成了一个影响千秋万代的概念,尤其是被明朝的王阳明先生抓住并发扬光大。对于人性到底本善还是本恶?良知是不是天生的?以及孟子这里举例是否正确,还是有一些争议存在。为了略准确地理解孟子的本意,我列出了上面的四段话。围绕人性的善恶,我们来做些研讨。
(1)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权衡比较和思索体会后,我认同这个观点。在《告子篇》有:“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好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还曾经用山上的树木,来比喻人本性是一种材质。后面他提到孩子的例子和舜的例子,都是想说:人类的天然本质里老子的善恶观,都有良知良能,即使没有受到正规文化教育的人,他们遇到与善良的事物,自然还是会表现出共鸣,并让自己也走向善良的道路。
经过研读了诸多思想和心理方面书籍,我总结人性本善的结论✨:✨爱智悦的共鸣腔为生命擦亮一道光,受到这样几个方面的支持:现代脑科学研究的生理证明;社会群体总利益的社会与经济理性解释;我们自身信念的选择——相信善还是恶是万物的起源和主导?大数据统计的正态分布里,大部分人有正常的共情能力和道德伦理意识,即良知良能。
(2)那么为什么世间会有如此多的恶人恶事?
孟子并不是单纯、片面地没有意识到人性里面也有向恶的部分。因为他也提到了“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这意思是:人类还是经常会失去自控和道德常识的,经常会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贪恋不应该贪恋的东西。他提到了盗跖这样的人,一早上起来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自私自利的企图。“性”,我看就是“生”“心”,心念会有善有恶。人的意识分四个层级:至善本我、潜意识、意识、动物本能。人作恶有几个原因:生理基因和脑机能的先天缺陷;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后天影响,让人的良知被扭曲或遮蔽。儒家看到了人性恶的可能和原因,所以同时强调自我完善和环境改造。孟子的性本善,不是说人性中只有善,而是指出了人的源起、主流和本质✨:✨爱智悦的共鸣腔为生命擦亮一道光,还是善。
(3)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
对这个问题没深想过的人,我预见其人生中的一切都会有错位,甚至遭遇大问题。因为人性善恶观是底层信念,会影响一个人的很多视角、态度、行为模式和决策,继而影响或说注定了很多事情的结果。例如孩子教育方式是奖惩制度还是种子成长机制?我们自己追求幸福的权重是内部还是外部为主?国家治理的政策方针?公司管理用什么规则、机制来激励和约束人?对自己和他人是否宽容?能否绽放自我?都会受到这个底层信念的因果影响。
(4)为什么老子说儒家有了善恶观,反而会造成世界更多的道德沦丧?
“本”这个字老子的善恶观,争议因此而起,很多人会认为“本”是本体,是最原初的状态,所以有老子的“天地不仁”和王阳明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从宇宙大发展顺序来看,是开始于无善无恶,然后有天真善良的初代人,然后初代人产生了恶念而代代没落。所以,有一派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无善无恶;有一派观点认为,人性本善;有一派人观点认为,人性本恶。这三种观点,是取了不同的历史时间点做切入,和对“人”本身的概念理解不同——自然人还是社会人。不同的切入时点,决定了各个门派的处世和治世的不同方式、态度和力道。无善无恶的观点,好处是可以避免个体的认知偏见,引导人类及万物走向自由、平等,而不希望人以自我中心的标准来评判其他;坏处是,容易走向冷漠无情、自我怀疑和虚空,并且脱离历史必然和人类社会现实。
老子不希望人们特意分别出善恶观,认为有了善恶就有了分别心,这样让人反而变得聪明狡猾了,或是容易造成二元对立。有了“道德”就会有人假以“公义、道德”的名义来做害人的事情,或者是人算不如天算地好心办了坏事。这些担心和预见是对的。而且老庄担心的是儒家的道德礼仪成为一种外在的东西、形式主义,反而让人偏离了本质甚至刺激出罪恶,这其实和孔孟担心的是一样的,这点上,两个门派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后代的儒生们或者说是正常大众们,没有能理解到这个境界。
我认为“善”分两层境界,古文中的这一个字,其实可有两种翻译:一是“我善”(我发想了一个概念),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判断,这种善就是现实社会里的,带着人类的狭隘标准,包括类似时代背景这样的局限性,来做的道德评判,是老子说的那种会产生分别心的隐患的东西。二是"至善",这是一种绝对真理的境界,是虽然带着“善”这个字,但是表达的是“无善无恶”的自在、纯如、本真状态的意思。“至善”是没有分别的合一,是内生的而不是外加的,这就是孟子指的人的本性。而且无需用推理逻辑来证明,我相信宇宙的启动和发展是朝向美好的,地球尘世的恶劣环境也是为了历练出这样纯如的善良灵魂。所以我更认同:我们就直接说人性“本善”,而不需要像傅佩荣那样说“向善”。人性本善,用另一个词来翻译下,可以说:“人的本质是美好的”。
“我善”的问题还不在于它产生的“分别心”指向了:对善和恶的社会道德伦理区别。在世间社会就是要区分善恶啊,否则如何扬善去恶呢?模凌两可的观念,会让人踟蹰不前甚至虚伪。谁要是和你再说“没有对错”,你把他家的狗活埋了,你看他再怎么说。“我善”的问题,更在于它产生的“分别心”是指向了:我和他人(及物)的分隔,于是人类多了自私与谎言,而少了利他与坦诚。这就是上帝不让亚当夏娃不要吃禁果的原因。这就是罪恶的起源。
儒家对人性观的选择,是更积极的、更有信望爱的、更尊重和认可人之宝贵的、更激发人的内驱力的、更强调内生机制的。孟子坚定、明确地说出“人性本善”,让我感受到一种振奋的凛然正气,和对所有人的宏大谅解情怀。人性本善!响亮地告诉人类,不再需要彷徨自己的方向,不再自甘堕落和同流合污,不再因现状和历史而怀疑自己的本质。“良知”是一种觉悟,是一种选择,是人需要终身修炼才能愈发明白和持守的,本性!
与本话题有关的一些书单,推荐大家一起来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