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三十多年来大陆和海外学术界研究的学术门类
摘要:道教医学是一种宗教医学,是一门带有鲜明道教色彩的中华传统医学流派,有其自身特色与体系。研究对象包括:道教医学形成、发展的历史;道教医学的体系与内容;道教医学的常见疗法;道教医学心理疗法;道教医学养生理论与方法;道教医学的历史地位及其现代价值等六个方面。国内外道教医学研究包括两大方面,总体研究与道教医学分支内丹医学的研究。展望未来,道教医学的研究目前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道教医学;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动态;
原文载于《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5期,文章内容有删节
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关系极为密切。道教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道教学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学术门类。本文拟就近三十多年来大陆和海外学术界在道教与医学关系领域,“道教医学”概念内涵、研究对象和学术界研究动态,进行一番梳理,回顾与展望,以求教于方家。
一、关于“道教医学”概念的界定
近四十年来,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孜孜不倦的努力,道教医学研究已经从起步阶段逐渐趋向深入。学术界就道教医学这一道教学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的范围、内容逐渐达成共识,形成了比较规范化的学术“范式"。但道教医学研究现阶段仍然还属于科学研究的“前科学阶段”,尚有许多问题需要作深入地探讨。因此,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道教医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等所作出的界定和归纳。
1985年,丁贻庄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道教分支学科条目征求意见稿》“道教医药学”词条中,最早提出了道教医学概念与道教医学的主要内容构成:“道教医学:道教为追求长生成仙,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医学的成果,并在内修外养过程中积累的有独创意义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它包括服饵外丹、内丹导引以及带有巫医色彩的符谶仙药等,与中国的传统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医学与药物学的精华为中国医学的组成部分。”198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时,就吸收了这一词条,仅仅做了部分文字改订。
日本学者吉元昭治于《道教与不老长寿医学》之中,以现代中医学为参照系,分析了道教与中医学关系,认为道教医学内容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中心圆:此为与现在的中医学几乎相同的内容,也可以说是两者最接近的部分,包括汤液、本草、针灸等。另外,具有道教特色的外丹术应用矿物类药物,故亦可归入“本草学”范畴。(2)中间圆:此为具有道教医学特色的部分,包括导引、调息、内丹、辟谷、内视、房中等。可以说是所谓丹鼎派所支持的内容。相当于现在的运动体操疗法、呼吸疗法、精神医学疗法、性科学等。(3)外周圆:此为最具道教色彩的内容,与民间信仰、民间疗法密切相关。包括符、占、签、咒、斋、禁、祭祀就近三十多年来大陆和海外学术界研究的学术门类,祈祷等,也是戒律的、伦理的内容。可以说是所谓符篆派所支持的内容,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可以称作心理疗法或信仰疗法。吉元昭治运用相当简洁的语言归纳了道教医学的内容,作出了相当明确的划分,但并未深入对“最有特色”展开充分的论证。
胡孚琛先生则使用“道教医药学”的概念,指出:“道教医学认为人体以气为本道家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治病就须调气,养气便能健身;道教医学还将宗教神学引入医学,将身体各器官部位都配备身神来管理,从而把存神作为道教医学的治疗方法。唐代以后道教中内丹学取代外丹学成为修仙方术的主流,道教医药学逐渐减弱外丹黄白术的影响而发展出许多配合内丹、气法修炼的药方。内丹学无论清净孤修法或男女栽接法,皆从调节人的性功能入手,以补精筑基。因此,道教医药学特别注意中医学中关于肾脏的研究。”胡先生对道教医药学内容界定基本上与吉元昭治一致,但强调了内丹学作用道家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并特别提到了对中医肾研究的影响。
针对国内外学术界对道教医学定义的各种表述与界定,盖建民作出了一个简明的概括:“道教医学是一种宗教医学,作为宗教与科学互动的产物,它是道教徒围绕其宗教信仰、教义和目的道家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为了解决其生与死这类宗教基本问题,在与传统医学相互交融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体系,也是一门带有鲜明道教色彩的中华传统医学流派。”此外,还概括了道教医学存在的四大特点:一、道教医学在性质上属于宗教医学的范畴,它不同于一般的医学分支,带有明显的宗教神学特征;二、道教医学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包罗宏富、多样性的特征。它与传统医学在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手段上既有相合之处,也有相异之点;三、道教医学具有精华与糟粕同在、科学与玄秘共存的双重性;四、道教医学模式是一种熔生理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治疗和信仰治疗为一炉的综合性医学模式,建立在道教宇宙论、人天观和身心观基础之上。
二、关于“道教医学”的对象与范围
道教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构成成分,以生命与疾病为核心,探讨道家道教关于生命观、疾病预防治疗观,注重在这种观念影响之下医家们所创造与发明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笔者以为,道教医学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首先,道教医学形成、发展的历史。主要上溯其发生的自然与社会历史背景,厘清其发展阶段性,剖析其在历代发展过程中的各自特征。
第二,道教医学的体系与内容。以传统医学基础理论为参照系,着重突出道教医学在构建自身理论体系的特征,及其对传统医学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第三,道教医学的常见疗法。着重阐明道教医学从自身基础理论出发,在对疾病预防与治疗方面的部分成就。
第四,道教医学心理疗法。对信仰疗法、祝由术、内丹心理疗法作深入的探讨,体现出道教医学心理疗法的特色。
第五,道教医学养生理论与方法。道教医学养生是传统医学养生学的核心与精髓部分,其理论以道家经典著述相关论述为核心,技术手段多种多样,富于实践性,是珍贵的医疗文化遗产。
第六,道教医学的历史地位及其现代价值。作为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医药文化的源头“活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海内外道教医学研究回顾
(一)道教医学的总体研究
国内外对道教医学已经作出了颇为深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于道教与传统医学的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部分学者探讨道教经典著述中的医学思想,部分道教医家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地位与影响,以及道教医学的某些特征等方面。如魏启鹏探讨了《太平经》与东汉医学的关系(《《太平经》与东汉医学》,《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1期),郭起华发表了《从葛洪和陶弘景看道教对古代医学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1期),钟肇鹏探讨了《道教与医学养生关系》(《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1期)、金棒(金正耀)《东汉道教的救世说与医学》(《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1期)从宇宙论、治国论和治身理论三个角度考察了早期道教救世说与医学的联系;其它文章还有刘伸宇《道教对祖国医学贡献简述》(《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丁贻庄《道教与医学》(《大自然探索》1988年第4期)、陈森镇《道家道教对中医学发展前期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郑晓红《道家对中医养生康复思想的影响》(《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王志萍等《试论道教文化与中医学思想的发展》(《中医文献杂志》1999年第2期),等等。此外,杨宇还着重翻译介绍了日本学者在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关系研究方面的成果(《宗教学研究》1988年第2、3期,《四川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盖建民博士论文对道教与传统医学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道教医学研究专著《道教医学导论》,这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研究道教医学的专著,推进了道教研究的新领域(参见《中国道教》1999年第4期、《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2期、《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4期,李养正等《道教医学导论》评介)。此外,中国台湾学者林富士注重从医疗社会史角度进行研究,著有《疾病终结者一中国早期的道教医学》(台北:三民书局,2001),陆续发表有关早期道教与医学的论文,如《试论中国早期道教对于医药的态度》(《台湾宗教研究》1.1(2000);《“疾病”与“修道”:中国早期道士“修道”因缘考释之一》(《汉学研究》19.1(2001);《略论早期道教与房中术的关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2.2(2001);《中国早期道士的医疗活动及其医术考释:以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记”资料为主的初步探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3.1(2002);《中国早期道士的医者形象:以(神仙传)为主的初步考察》(《世界宗教学刊》2(2003)等。
第二,关于道教医家的个案研究。盖建民发表了系列论文:《道教医家杨上善、王冰考论》(《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3期)依据道书文献和相关史料对杨上善、王冰的道教医家色彩作了辨析,同类文章还有《唐代女道医胡憎及其道教医学思想》(《中国道教》1999年第1期)、《魏晋南北朝的道教医家及其医学创获》(《中国道教》1999年第3期)等。并考稽史料,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历代知名道医及其占同时代医家的比率进行了统计分析(《道教医学导论》第473-481页)。其它论文还有高兴华等《试论葛洪对古代化学和医学的贡献》(《四川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姜春华《道家和医家》(《中国哲学史》1988年第5期)、陈克勤《论孙思邈在针灸学术上的贡献》、谢文宗《孙思邈对祖国医学的重要贡献》、姚远《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医学家一纪念孙思邈诞生1400周年》(以上均刊于《西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等。
第三,关于道教医学思想探索。卢国龙探讨了道教贵生思想学说的渊源(《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3期),黄渭铭发表了《道教养生思想的特点与方法》(《厦门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卿希泰、盖建民对道教生育观及其现代意义作了专题研究,指出道教生育观强调宝精节育、注重人口生态平衡,有现实意义。(《道教生育观考论》,《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2期)这方面的成果还有盖建民《道教医学思想简论》(《宗教学研究》1995年第3期),《道教房中术的性医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1期),盖建民、詹石窗《道教医学模式及其现代意义》(《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王晓《道教医学的哲学思考》(《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等。
第四,关于道教医学文献整理研究。这方面的成果颇多。朱越利《《养性延命录》考》(《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1期)对中国第一部养生集的资料来源进行了详细考证,并对《养性延命录》所保存的先秦至两晋的思想材料、医书供文和道经供文进行了考辩。盖建民对宋元明清道教医学文献作了系统考析(《宋元道教医学考论》,《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4期;《明清道教医学论析》,《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1期)。
第五,道教医学养生术与传统医学融通关系的研究。
丁贻庄对道教养生资料进行了汇编整理(《宗教学研究》总第1、5、9期,1982年8月、1984年4月、1987年4月)。王家右《彭山道教铜印与道教养生》(《文史杂志》1993年第6期),李远国系统整理并出版了多部有关道教养生术的著作,其中《中国道教养生长寿术》(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介绍了道与长寿、饮食养生术、气功养生术、房中养生术与养生方等;《道教炼养法》(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介绍了道教炼养法的源流、理论、各种方法等。陈耀庭、李子微、刘仲宇合编《道家养生术》分总论、守一、存思、导引、吐纳服气、胎息、服食、内丹、房中、起居、其它类,分类介绍并辑录道家(尤其是道教)有关养生的理论与方法(《道家养生术》,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具有知识性和实用性。郝勤、杨光文《道在养生一道教长寿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就道教养生诸术做了概述。王庆余、旷文楠所著《道医窥秘一道教医学康复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侧重于道医治疗技术,重点介绍了道医七诊、道医与运气学说、道医点穴、按摩术、道医气功诊疗及道医方药举要等。
盖建民对道教符咒治病术所内蕴的医药、心理治疗因素的合理“内核”作了专题研究(《道教符咒治病术的理性批判》(《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4期)。
(二)道教医学分支内丹医学的研究
1949年以后,道教内丹炼养术作为祖国医学与传统养生学的重要内容得到了继承与发展,特别以其独特、有效的养生效果得到了重视。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出现了一批主要以“新气功“或“气功养生”为名的著述,其中选择了内丹炼养术中能够促进身体健康的方面,作为大众化与推广的内容。比较有影响的如蒋维乔的《中国的呼吸习静养生法》《气功防治法》(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年)等。
近二三十年来就近三十多年来大陆和海外学术界研究的学术门类,内丹学在早期道教学者奠定的基础之上(如陈缨宁的仙学)得到了进一步深入发展,并出版了一系列道教内丹学研究著作。内丹医学思想实际上融入了各种养生、气功、内丹学及其思想研究的著述之中。
首先,道教医学及相关研究中涉及到内丹医学思想体系构成问题。日本吉元昭治在《道教与不老长寿医学》“第八章道教医学的基础医学”,介绍了道教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内丹医学思想的出发点,其主要有:天人关系、内景脏腑解剖生理、经络穴位和人体内之身神系统。王庆余、旷文楠的《道医窥秘一道教医学康复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从道教医学的生命观、生理观以及气功疗疾的气要素方面论述了道教医学的基础,并主要从诊法、导引按摩术、气功疗法等方面阐述了道教医学的部分技术内容。
盖建民在《道教医学》第四章“方术与科学一道教医学体系及其特点”中详细归纳了道教医学体系中具有宗教神学特点的内容,如道教病因病理学说中的鬼神致病理论,三尸九虫说;治疗手段、方法中的服气疗病术与存思神灵微咒语配合,及身神说等,重点介绍了道教符咒治病术源流、程序及其医学内涵。还探讨了道教医学模式的两个基本特点即作为一门宗教医学,并不排斥世俗医学,而是采取积极的态度,重视并广泛运用传统中医学的药物、针灸疗法从生理上治疗疾病;善于运用信仰疗法和各种自然疗法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并对最能体现道教医学特色的符咒治病术的内容要素及其医学内涵作了较详尽的阐释。
内丹医学思想的理论体系有着自身发生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有着适应内丹炼养鲜明的特点,还在治疗理论和方法上具有特殊性。孟乃昌的《道教与中国医药学》(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提出“传统医学和道家内功是在相对独立的两个体系内发展的”,遗憾的是孟先生并未对所说的“独立”体系做出具体的概括。
其次,现代气功养生学或气功学术史,从各个方面探讨了内丹学的核心作用,也涉及内丹医学思想的相关内容。李远国的《道教气功养生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以当代气功养生实践与内丹经典文献为依据,对内丹术(或称内炼)的源流做出比较系统的介绍。第三章中对《陈先生内丹诀》阐释内丹医学的心肾胆以及任督二脉的思想,指出把心肾精气交媾而得内丹是此书的特色,又认为以炼胆为内丹炼养术入手之功,先通任脉、后通督脉,是汉唐以来内丹功法中颇具特色的一种。
第三,以丹道为主的养生学理论研究与实践从各个侧面探讨了部分内丹医学的基础理论相关内容。
王沐在《内丹养生功法指要》(东方出版社,2008年,此书1990年第1版,此本系修订版)“内丹功法的缘起”中,追溯内丹功法最早源于:现存文献中记载内丹功法的,以东周安王时期的《行气玉佩铭》为最早(公元前380年制成,距今已二千三百多年)。在这个文物上,系统地记载了古代的行气方法一即最初的内丹功法。萧汉明、郭东升《《周易参同契)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也阐发了其重要内涵,特别是第八章“《周易参同契》的人体生命模型”论述了生命的气化特征、炼己全神而变换体质的功能、炼养术上运转河车(小周天)、调火候结丹及还虚合道功夫的五个方面。
王沐在《悟真篇浅解》(中华书局,1990年)附录“悟真篇丹法要旨”及“悟真篇丹法源流”中,认为《悟真篇》“在丹法方面既总结了宋朝以前的丹法丹诀,又继承了《参同契》的修练奥义”。王沐对丹法修炼的生理基础,如精气神、脉、关窍等均做了详细的解释,还阐明了内丹炼养各个阶段的精气神运化凝炼之要旨。
郝勤的《龙虎丹道一道教内丹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一书共分六个部分,对内丹炼养术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涉及到内丹医学思想的各个方面。指出内丹的特性在于“化于人身而无形,内照则见其形态"。
梅自强在《颠倒之术一养生内丹功九层十法真传》(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中,对内丹医学的关窍思想颇有阐发,如说明了三关九窍、任督二脉在修真中的具体用法,其秘传的“三中”之窍颇有新意。
关于上清派与道教内炼研究,主要有张崇富《上清派修道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及萧登福《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等人研究成果。张崇富阐述了上清派人体观主要有生命生成论、身体神观以及胞结论三个方面,其中胞结论其实是一种病因分析的假说。萧登福对上清派的身神的源流及其神灵体系作了深入的考察,展现了道教内炼术通过神格化的形式对身体各部位,包括脏腑功能的深入探究。
张广保在《唐宋内丹道教》(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中,对精气神、丹田、内丹、外丹、纯阳等内丹学相关基础概念作出了考析。并且他还认为内丹道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内丹道应包括道教中流行的大多数内修方术,即凡是通过内修以实现终极了证的方术,严格地说都属于内丹道的指称范畴。至于狭义的内丹道则专指那种将内修之事解释为炼丹过程的方术。
丁常春《伍守阳内丹思想研究》(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论文,2006年)对明代伍守阳(约1574-1644)内丹思想进行了研究,涉及内丹炼养的基本哲学依据,如顺逆关系等;对内丹炼养的生理学基础精气神也作了比较深入的考察,还论析了内丹炼养的具体程序,其中火候法的运用与生命时间观有密切的联系。谢正强《傅金内丹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在阐述傅金锥(生活于嘉、道年间)的内丹思想时,突出了内丹学对生命本质的探索,认为内丹理论的基础在于形、气、神的身体观。还考察了先天真气、后天气在身心超越中的作用,并着重于对内丹双修派的生理、心理结构的探讨,体现了傅氏的内丹思想特色。霍克功在《内丹解码一李西月西派内丹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中,对清代西派丹家李西月(1806-1856)的内丹思想形成发展的渊源与西派的双修理论作了探讨。
胡孚琛《丹道法诀十二讲》(上、中、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是一部有重要影响的著作,围绕内丹炼养术的内涵、入门诀窍及其运用,对现代科学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四,内丹学的哲学思想及思维方式研究同样也揭示了内丹医学的生命哲学及其思维特征。詹石窗在《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中,归纳了早期内丹经典《周易参同契》中易学象数思维的四大特征,揭示了易学在道教内丹学炼养体系构建中的特殊地位。还对宋至元代内丹养生学对易学的应用与发挥作出了概述,特别阐释了张伯端《悟真篇》颠倒阴阳(坎离)、三五和合、火候进退理论中的象数运用,元李道纯《中和集》心易的基本观点。
杨立华在《匿名的拼接:内丹观念下道教长生技术的开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一书中,就内丹炼养术作为长生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内丹概念发生的“各种原始的长生技术”与外丹术的诸构成要素的来源,历史上长生实践由外丹道向内丹道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与根本原因,还评述了钟吕道、金丹南宗、全真道的内丹技术特征。最后,概括了内丹学的理论与实践对新道教创立的作用。认为内丹炼养实践作为“自我技术向生活方式的转变,本身就是禁欲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
戈国龙着重探讨了内丹学的哲学思想,《道教内丹学探微》(巴蜀书社,2001年)提炼出道教内丹炼养哲学的顺逆、性命、阴阳、有无的四个范畴,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戈国龙《道教内丹学溯源:修道·炼丹·方术·佛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从大道层面讨论内丹之道,认为内丹之道与自然之道(天道)是相同的,逆返成仙在于超越自我,得到解脱而复归自然即与所谓道法自然是一致的;性命双修是从有入无,从命到性是层次上的提升,与无为作为在性功层次上是统一的。
沈文华《内丹生命哲学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认为内丹学是在生命存在、生命本质和生命意义上的体验与实践,是生命实现自我(真我)的哲学,也是生命的超越学。在探讨性命双修之命功时,注意到了内丹炼养术对经脉(特别是任督二脉、中黄之脉)及关窍的深入认知。
第五,内丹学与中医学相互关系研究,揭示了内丹医学思想的影响。孟乃昌《道教与中国医药学》对道教与中医药的关系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涉及中医哲学、基础理论、中药学等方面。第四、五章“道家内丹理论影响下命门学说的建立(上、下)”着重探讨了内丹医学思想的关窍重要构成“命门”的渊源及其对中医命门学说建立的作用,在第四章引言部分还介绍了“中国内功术”对中医学的影响的几个方面。
何振中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了《道教内丹医学思想研究》(厦门大学,2010博士论文,巴蜀书社2014年正式出版)。该书首次提出内丹医学概念,围绕内丹医学的基础理论、生命哲学思想及其思维方式、中医学融摄内丹医学思想、武术内功融通内丹医学思想等四个方面,作出原创性的建构与理论阐析。作者以现代中医学理论为参照系,力图还原出一个与内丹炼养行为相对应的内丹医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它主要包括:形神思想、脏象思想、经脉与关窍思想、病因病机及诊疗思想和改善身心素质的模式。在研读、挖掘《道藏》内外史料和中医古籍文献的基础上,剖析了明清时期中医药家对内丹医学思想的汲取,进而评述其影响及现代价值。通过分析武术内功对内丹医学思想的融通,进一步阐明其影响及价值。
金权著《中医运气学说与道教关系研究》(巴蜀书社,2018年),以新的史料文献为证据,认为在中医运气学说的传承与思想发展中,道教起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韩国留学生崔仙任博士论文系统研究了韩国《东医宝鉴》道教医学思想(收入卿希泰先生主编的《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丛书》,巴蜀书社,2014年)。
第六,涉及内丹医学的心理学思想研究。《太乙金华宗旨》是明清以来流传较广一部重要的内丹学著述。荣格的观点对当代学者研究内丹心理的各种问题具有启发作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张钦的《道教炼养心理学引论》(巴蜀书社,1999年)等等。
从以上简要的学术史回顾可以看出,现代养生学、气功、道教医学及内丹学的相关研究已经就内丹医学的生命哲学观、内丹炼养的物质基础精气神、脏腑经络的生理特性,内丹炼养中的病因病机分析,内丹炼养改善人体体质之生理、心理特征及其与祖国传统医学之间的联系等各方面做了广泛涉及,有些部分的研究还相当的深入。
四、道教医学研究的未来展望
2015年10月,中国中医研究院屠呦呦研究员因为发明了青高素治疗疟疾药物,与另外二位科学家共同分享了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发明青高素药物,其最关键的一个技术环节是受到道教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的启发。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这一迟来的诺贝尔奖给予我们道教界和学界很多启迪,古老的道家文化不仅仅只是陈列在博物馆里供人把玩的“古化石”,也是透视现实社会的“活生态”,其精华有其现代性意义和价值,值得深思。
展望未来,笔者以为,道教医学的学术研究目前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道教医家古代医方、医案的收集、整理与开发应用,道教医学医用外丹方的模拟实验与临床研究,道教内丹医学与外丹医学的关系,道教医学人体经络与脉法,例如“奇经八脉”与道教修炼关系,杨上善“太素脉法”与道教关系等,还有待进一步深入;道教符咒治疗与民间信仰疗法、道教斋礁与宗教仪式治疗,道教医学养生技术现代价值的个案临床研究,特别是古老道教医学养生方法与现代社会的有机结合;道教医学研究不仅要弄清楚与中医的相互关系,我们还要梳理明清以来,古老道教医学在近代与西方医学相遇碰撞,道教有识之士尤其是道教医家的对策与适应的过程;在现代,我们更应该分析研究道教医学与西方医学的融通关系;与此相关,道教医学养生遗产的传承保护与现代化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在未来多加留心用力。
作者简介:盖建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