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推荐)史毅:用两个历史故事来启动
个人简介
史毅先生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从教四十余年,在内蒙古西部,桃李成蹊。教学之余,笔耕不辍。已出版的国学著作有:《对韵联语》《弟子规链论语》《唐诗宝宝》《学易明理》《河城联语》。正在出版的有《孔子人物剪纸故事》《阅读孔子》和《兰灵之宝》。在语文教学方面,著有书稿《阅读》和《写作》,凡100万字;文学方面有长篇小说书稿《这就是生活》,散文集有《北国行旅》《古灵今友》《鸟迹无痕》《谈天说地》等。
史毅先生退休后,积极参加社会团体活动,是中国写作学会会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特聘讲师,内蒙国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成员,乌海孔子研究会会长。
乌海孔子研究会是受乌海市文化局批准的一家可以在市内各单位义讲国学的社团组织。史毅先生已经义讲孔子学说五年整。现在,他带领着他的团队正朝气蓬勃地前进在弘扬国学的康庄大道上。
一、为何要制定礼仪?
用两个历史故事来启动本文。有位叫陆贾的人,是提倡儒家思想的汉初名臣,与刘邦是同乡。陆贾有一次在刘邦面称引《诗》《书》的句子。刘邦听得不耐烦,就打断他道:“老子靠马上取得了天下,要这些《诗》《书》有什么用?”陆贾应声答道:“您从马上取得了天下,总不能也在马上治理天下吧。再说,如果秦始皇知道用儒家的思想能够治理国家,又怎么会轮到您取得天下?”
这次对话对刘邦的触动很大,他要陆贾把历代兴亡成败的经验教训写成文章给他。陆贾一共写了十二篇文章,刘邦读后没有不赞成的。这些文章编辑成书,就是后来的《新语》。这就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对儒家学派态度转变的契机。虽然他没有将儒学定为统治思想(后来的汉武帝做到了),但也不再盲目地摈弃儒学了。
第二个故事是叔孙通制定朝仪。刘邦称帝后,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全无规矩,因为废除了秦王朝的所有法律,朝廷中也没有礼仪制度。每当上朝时,将军们个个大呼小叫,甚至醉酒争功,拔出佩剑去砍宫殿的柱子,搞得刘邦很烦恼。
于是朝中的一位叫叔孙通的重要谋士对刘邦说:“儒学虽然进取性差一些,但却长于守成。我愿意征集鲁地的儒生们和我的弟子们一起,来为您制定朝廷的礼仪制度。”刘邦表示同意。
到了公元前200年,未央宫落成,第一次按照叔孙通制定的礼仪举行朝会,朝堂上威严肃穆,所有大臣进退有序。刘邦高兴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
儒生们在礼仪上的建树,赢得了刘邦的首肯,也为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基础。
儒家为什么要制定礼仪?礼最初是祭神的宗教仪式,后来扩展到人事,指等级社会中体现尊卑贵贱的行为规范和仪式制度。就是说,人在等级社会中,不可能做到“天马行空”式的逍遥游。虽然时代不同了,道德内涵有所变化,但处世待人的规矩,如上下级之间的礼节,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社会活动中的礼仪等,却依然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中央政治局常委全体出现在公众场合,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看起来很自然,实际上是有很严格的排序的。这个排序一旦发生变化,就意味着人事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根据传统的说法,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以礼为治的教化传统。孔子发扬光大了这一传统,他不但主张以礼治国,更注重以礼修身,即将礼作为个人安身立命以及达到君子境界的必由之路。孔子在《论语·尧曰篇·3章》中说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在《论语·颜渊篇·1章》中孔子又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两段引文中所提到的“礼”,就是一种有着特定道德内涵的规矩。而作为“五常”基本价值范畴的礼,指的就是视听言行都要符合身份,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我们经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我们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礼”。
我们为什么要弘扬礼?《论语·学而篇·12章》中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段话指出了“礼”的根本作用,那就是为了创造和谐——无论是社会的和谐还是人际的和谐以及个人内心的和谐。换句话说,只有讲礼,社会才能和谐,人际才能和谐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个人内心也才能和谐。如果缺乏了礼或礼教,一切和谐都无从谈起。
正因为这样,当司马牛很忧心地说:“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子夏回答他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见《论语·颜渊篇·5章》)这段话中提出了儒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著名命题。而前提却是“礼”。有礼则恭,恭而人乐之;无礼则不恭,不恭则人厌之。这是古时常理。
可见,礼在创造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的国家被称为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先民不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创造出绚烂的精神文明。中国人也因此以勤劳智慧,好学进取和彬彬有礼、和睦谦逊的形象著称于世。那么我们每个华夏子孙都要学习古代礼仪,继承古代美好文化传统——这就是学习礼仪之目的。
二、弘扬礼的功效
(一)讲礼仪可以调和贫富矛盾。子贡曾经问孔子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他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也。”(见《论语·学而篇·15章》)
我们必须承认,贫富是个客观的存在,不仅我国如此,其他国家亦如此,朝鲜可能贫富悬殊小一些,也会存在贫富。根据“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定理,我们不仅承认它的现实性,而且还要认识到它的合理性。我们既不可能天天举行暴力革命而“打土豪,分田地”,又不可能天天生活在“仇富”的痛苦心理状态中。因此,合理地调和由贫富所造成的矛盾(学者推荐)史毅:用两个历史故事来启动,最好还是从礼上着手。这样,不论贫富,大家都是君子,也可以创造一种和谐。
(二)讲究礼仪可以调节法律滞后的矛盾。孔子在《论语·为政篇·3章》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法律是一种无情之理,而道德却既讲理又讲情,具有浓厚的人性化色彩。法律一般说来是事后起作用,对事前只有一种威摄作用;而道德对事后没有太大的作用,但在事前却有很强的教化作用和约束作用。为了弥补法律上的这种不足,我们认为孔子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说法是十分可取的。其实任何一个国家都重视教化作用,就连欧美所谓法治国家也并有没废止了其利用宗教形式的教化作用。我们反而弱化了教化作用,这是一种极大的损失。
(三)讲究礼仪成为了孔子的用人原则。孔子在《论语·先进篇·1章》中说道:“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意思是说,平民百姓(野人)的孩子是先上学学习礼乐,然后有了文化才能当官。王公贵族(君子)的孩子是先当官(世袭)后学习礼乐。如果让我选拔当官的人才,那我愿意选拔先学习礼乐的孩子。古代社会对官员的要求是,你可以没有经验,但不能没有文化。这显然是发轫于孔子“吾从先进”之说。礼乐的作用就在于首先教会你如何做人,要懂规矩,要陶冶良好性情,然后才能担当大任。当然孔子的教育中也不是不重视知识和技能,但知识和技能并不是最根本的东西,最根本的东西是用礼乐育成的美好人格。当下教育过分注重知识和技能,而忽略德教,这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说到育人方法,孔子在《论语·雍也篇·27章》中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意思是,做为一个君子(官员或候补官员)要广博地学习古代文化典籍,同时要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不会背离正道了。否则“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越高对社会危害越大的事情不是不可能发生。首先要有德性,学会做人,然后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不背离服务于人民,贡献于社会的正道。
(四)人们所看不下去的行为:“居上不宽,为礼不尽,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见《论语·八佾篇·26章》)当官的高高在上,不知体恤下情,只知用苛刑酷法来压制百姓;不知广布教化,引导风气,只知吃喝玩乐,奢侈生活,这是孔子看不下去的恶劣作风。不讲究礼仪,目无尊长,或者认为对自己有用的人就去巴结,对自己无用的人就怠慢,这是孔子所厌恶的人。居丧期间仍花天酒地,依红偎翠,缺乏感恩情怀或丧尽同情之心,这是孔子所看不起的人。确实,这样的人如果手握大权,他将会引导民风走到何种地步?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担心。
在《论语·泰伯篇·2章》中,孔子又列出了四种无礼之人的弊端:“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而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根据性情来看,有人谦恭卑屈,这种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礼节遵循就会劳苦而找不到自信;有人谨慎小心(谨小慎微),这种人不懂礼就会畏首畏尾,只能画地为牢;有人勇武莽撞,这种人没有礼节约束就会胆大妄为,闯下祸端;有人直率诚实,但没有一定的礼节做指导就会胡绞蛮缠。如果说恭、慎、勇、直是体现了一种个性,那么“礼”就是一种共性的约束,我们在发挥个性时是不能脱出共性这个圈子的。
特别是手握重权的官员,如果任意所为,没有任何约束,那就会给国家带来损害,会使老百姓不知所往。因此,孔子在《论语· 子路·3章》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措手足。”这里的“名”就是人们所遵循的道德标准,就是名实相符的名。做事情一旦失去了道德标准,一旦名不符实,那么理论言谈就失去了依据的支持;思想理论失去了依据支持,或者说失去了道德标准的支持,那么你想做的事情就注定不会成功;事情一旦违反了自然的和社会的发展规律,那约束人的礼和陶冶人的乐就无法兴盛起来;失去了礼的约束和乐的教化,那么刑法就做不到中正;一旦刑法不中正,那么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做事一要首先正名,名正后才能发表言论,对于这个原则问题是不能苟且的。
上面所说的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对于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虽然春秋末期的兼并战争致“礼崩乐坏”,但孔子对此却有高度的认同感,所以他要克己复礼。他提倡用礼修身、持家、治国。在我们今天看来,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要学习这种知识。
三、关于具体礼仪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学者推荐)史毅:用两个历史故事来启动,指一系列制度和规定,既是人际之间交往的准则,又是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施行的具体表现形式,依据礼的规定,形成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这些礼仪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社会到家庭,从朝廷到民间。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无不体现着礼仪。例如《论语·乡党篇·16章》中说:“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此中的“拜”就是一种礼节仪式,我们有必要搞清它的动作:双手合击拱手,身体向前弯曲。行这种礼长跪,动作也不大,多用于非官场。再如《论语·微子篇·7章》:“子路拱而立。”此中的“拱”应为拱手,或称“合抱”,一般是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如遇凶丧,则右手在外,左手在内。
我认为,古代的许多礼仪直到今天仍然适用,仍然标志着文明。假如说我们与一个外国人打交道,人家行躬身礼,你却挺直身子像个谷捆子叠立在那里,再加上一脸茫然,那你不就成了一个野人了吗?
附:
日常礼仪
礼之用,和为贵。礼是由蒙昧走向进步,由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礼创造社会的和谐。和谐是社会和人际最可贵的因素。因此,每个国人都要懂礼习礼,这样才能做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下面分条述之。
一、稽首礼
夫子国学馆尊孔崇儒,故在重大活动中要给孔子行跪拜之礼。这种礼在古代称“稽首”,是拜礼中最隆重的一种。行此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口中念道:①大地润万物,圣德滋光辉。②人人皆可成尧舜,事事都要法孔孟。③生民以来未之有也,包荒其大鲜乎圣矣。念毕起身。行礼之前先点香三柱,插好香后再行礼。这一礼节还可给祖辈、父母和师长行施。
二、顿首礼
宿儒开门授徒,学生要行拜师礼。这种礼称“顿首”。行此礼时跪地叩首,至地则举,时间较短。因为要先给孔子行“稽首”礼,则此礼应次其一等。口中念道:先生传道、授业、解惑;弟子修身、齐家、治国。念毕起身。拱立一旁。女弟子行“肃拜”之礼,行礼时屈膝跪地,两手至地而头不下。
三、拱手、揖拜礼
上课时学生按时进入课堂,老师进来后学生行“拱手”礼。行此礼身体要向前倾,左手按右手,低头表示敬意。口中念道:“先生好。”老师回“揖拜”礼,行礼时双手合抱向上(左手按右手),直身抬头。口中念道:“足下好,请坐。”即开始上课。
下课后,学生起立,复行拱手礼,口中念道:“谢谢先生。”老师复回揖拜礼。口中念道:“不谢,不谢。”老师出门后,学生方可散去。这种礼仪也适用于上司和员工之间行施。
四、鞠躬礼
学生迟到,进教室首先向老师行鞠躬礼,腰弯至90度,双手垂立。口中念到:“弟子迟到,对不起先生。”老师说“归坐”后再直身入坐。
学生提前退场,先起立行揖拜礼,老师示意开口后,学生说明原因,经老师批准后,退出座位再行拱手礼,然后直身后退两步再转身离去。此时老师可说“慢走”以示还礼。这种礼仪也适用于上下级关系之间行施。
五、问候礼
工作人员若为师生关系,则学生见老师时行拱手礼,口中念道:“早上好”或“先生好”或“晚安”之类见面语。领导回揖拜礼,口中念道:“早上好”或“足下好”或“晚安、慢走”等祝词。如果是同辈或同级之间则互致揖拜礼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问候同上。
六、接待礼
工作人员接待来宾,如果事先有约,则站在门口右边,行揖拜礼或拱手礼(也可握手),互致问候。迎客进门后,为客人指路,说“请”,并为客人开门、掀帘子,作“揖让”动作,即手由垂而稍举,手心向前,作出请或请坐的动作,将客人让至上坐(室内为坐西向东)。
如果工作人员正在办公,客人不请自到,破门而入,则应即时起立,作“揖拜”礼或“揖让”礼,请客人落座献茶后再询问事由,不能怠慢客人。
七、拜访礼
工作人员如果出外办事,要着团队制服,佩戴胸牌,向主人行拱手礼,递上名片,说明来意。如果主人不让坐,则站着说话,说毕再行拱手礼,向后退两步离去。此时客套话根据情境发挥。主人如果让坐,表谢意后,根据身份选择合适的座位。室内座次以东向为最尊,其次是南向,再次是北向,最后是西向。堂内为南向、西向、东向、北向。
八、致意或道歉礼
感谢别人或向人致歉都行鞠躬礼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腰弯90度,手自然下垂。口中念:“十分感谢”或“对不起”。对方回礼或发话后直身或停留片刻直身。
九、义结金兰礼
义结金兰。首先向孔子行“稽首”礼,然后再对拜行顿首礼。口中念:“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义结金兰,生死不谕。”
十、仪表礼
平时站立仪表为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注重自然。坐姿要端正,双腿并拢,手放在大股之上。女性可左手压右手放于大股左侧。谈话时坐姿要端正,仪表要庄重,言辞要恰当。不许有轻浮浪荡的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