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礼坏乐崩”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ou)邑(今山东曲阜)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他是我国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的先世原是宋国的贵族,因政治变乱,迁居鲁国孔子年青时,当过管理仓库和看管牛羊的小官吏。中年时代曾因鲁国内乱,到齐国作高昭子的家臣,后来回鲁国整理古箱和聚徒讲学,创立了儒家学派。他五十岁时,当了地方官(中都宰),后升任为司寇(主管司法)“与闻国政三月”。后率弟子周游卫、陈、宋、蔡、楚等国。晚年回到鲁国,继续从事整理和传授古籍的文化教育事业。他编订了《诗》书等古代文献,还删修了鲁史官所记的《春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孔子死后,他的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是研究孔子思想学说的重要资料。
当时孔子所在的鲁国,是西周典籍和文物制度保存得最多的国家,是公认的东方各地的古代文化中心,所谓“周礼尽在鲁也”。孔子受其影响较深,因此他虽处于社会剧烈动高变化的时代,但政治思想的基本倾向是保守的。他站在维护旧制度的立场上,十分赞美西周的制度,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甚至还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因此,他很重视维护西周的礼制,把春秋时代“礼坏乐崩”的社会现象看作是“天下无道”的象征,而加以抨击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要求君臣父子都应格守周礼规定的名分,以严格亲疏、贵贱、尊卑、上下的区别。
但作为思想家的孔子,是要比本阶级的其它成员有远见些。他为了适应现实,赞同在一定程度上对礼乐稍加修改。例如当时的礼帽,较之西周的传统,已经有了一点改变。孔子认为这种修改,比过去节俭些,就说:“我从众”,也就是同意了大家的做法。这是对礼制的细节的一种修正。从而主张礼仪与其奢侈铺张,不如朴素俭约,丧礼与其专注仪式,还不如内心表示哀痛。孔子为了纠正“礼坏乐崩”的局面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挽救旧制度旧秩序的危机,他甚至也不反对对旧的礼制作某些改良。提出了“举贤才”的主张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礼坏乐崩”,要求在不触动旧制度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从下层贵族中选拔一批较有徳才的人来参与政事,以适应当时阶级关系的变动。另外,他还主张以德礼为治。强调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采用套道德礼制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统治。以图改善统治者和人民的关系,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孔子这种对旧礼制作某些修改的政治思想主张,正是春秋末年的社会矛盾在他思想上的反映。
与孔子德礼为治的政治主张紧密相关的,还有他的“仁”的道德伦理思想学说。这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具有特色的重要内容。“仁”这个词在孔子以前已经常被人使用但作为哲学思想范時而提出,是从孔子开始的。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谈到“仁”,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他心目中的“仁”的内容,并一再将“仁”与“爱人”联系起来,把“仁”作为他最高的道德标准。但孔子的“仁”的道德伦理思想学说是有显明阶级性的,他在统治阶级内部推行“仁”,并把它作为贵族之间处理彼此关系的道德原则。他是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把当时经常发生在贵族之间破坏周礼和犯上作乱的“无道”行为,看作是贵族之间彼此不能相爱的结果。因此,他
特别强谓“仁”就是“爱人”。在贵族中大力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企图通过这些“仁”的道德具体内容的实施,以维护周礼所代表的统治秩序和政治制度。这就是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为仁”的真实含意。
孔子在被统治阶级中提倡“仁者爱人”的道德说教,则主要是使人民群众就范的欺骗。但也要看到,随着人民群众起来反抗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的斗争日趋高涨,奴隶的解放和劳动者地位的提高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时统治者如若专靠刑政治民的高压手段,已不足以维护其统治。故孔子提出以德礼为治的政治主张,劝告统治阶级要讲求“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惠则足以使民”,“使民如承大祭”等“仁”的内容。他是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要求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要有个限度,“论语》中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并说“敛从其薄”。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孔子及其弟子们主张“养鸡取蛋”而反对“杀鸡取蛋”。在这里,孔子劝告统治阶级要对劳动人民讲“仁”,并不是对人民群众发什么善心,而是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着想,以适应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级和阶级矛盾。当然,劳动者争得身份地位的提高,是广大劳动群众通过不屈不挠的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结果。但在孔子“仁”的思想学说中,却首先反映了这一社会历史的进步。因此,对于孔子“仁”的思想学说,应作具体分析和评价。
孔子的天道观,基本上还是维护股周以来的传统思想,认为“天”是有人格、有意志的,是人的死生祸福的主宰者。他信从天命,认为天命有绝大的权威,不可抗拒。例如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因此,他提倡“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宣扬“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宿命论。但自西周末年以来,随着政治危机的出现,信仰天命的传统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动摇,孔子在天道观上也呈现出些矛盾,他一方面说要对鬼神祭祀;但另方面他又表示怀疑,故强调“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并且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表示对人事和现实的注意。
孔子在认识论上也存在着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具有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基本倾向,另ー方面,又强调后天学习的作用。在唯心主义先验论方面,如他承认“上智与下愚不移”对认识来源的根本间题的看法,他认为有“生而知之”的天オ。如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就是说,生来就具有天赋知识的人,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具有知识的人,是次一等的;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后再学习的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礼坏乐崩”,又次一等遇见困难仍不学习的,就是最下等的民了。在这里,孔子既承认世界上有所谓“生而知之”的天才,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并且还从认识论方面划分了人的等级,反映了他固有的尊卑贵贱的传统观念。这对后来孟子的“良知良能”的唯心主义和董仲舒、韩愈的“性三品说”(人的天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叫“性三品”)都有直接的思想影响。但另一方面,孔子却从来不认为他自己是“生知”,也没有说过哪一个人是“生知”的。反而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并且还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非常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人的德性、知识都是从平时的学习中得来的,与他的“生知”的先验论发生了矛盾。因此,对孔子的哲学思想,也要作具体分析。在批判他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同时,对其认识论中所提出的合理因素,也要实事求是地予以适当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