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孔子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知识:孔子及其教育思想来源于浙江中公教师网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孔子是教育学部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孔子的教师思想,主要考察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考生以客观题的形式备考即可。在此对孔子的相关知识点做出总结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孔子的相关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知识解析

孔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师思想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鲁都曲阜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文化中心,保存着西周的传统文化。这种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给他留下了较深的烙印,是他在政治观、教育观上存在既要求革新又要求复古两重性矛盾的重要根源。

(一)重视教育的作用

孔子的教师思想_孔子的教师思想内容有哪些_孔子的教师思想及其启示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而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论语》中也记载了治国要解决的三大重要条件,即“庶”、“富”、“教”,庶和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和富的基础之上开展教育,才能取得一定的社会成效。

(二)“有教无类”的主张

孔丘提倡将“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有教无类”本来的童思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人学受教育。“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官学以贵族身份为人学受教的重要条件,以此保证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有教无类”则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备考关键点:教育对象扩大至平民,有利于文化传承与发展。

(三)教育目的:培养有德才的君子

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样一条培养人才的路线,可以概括为“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丘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有没有把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弟子们受到这种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

“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备考关键点:“学而优则仕”虽然是子夏所述,但确实代表了孔子的教育观点。

(四)教育内容:六艺

孔子继承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吸收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新学科,虽然袭用“六艺”名称,但对所述学科都做出了调整,充实了内容。

孔子进行研究并编成的教材有六种,《诗》、《书》、《礼》、《乐》、《易》、《春秋》,而作为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四种。

其教育内容内容有三个特点:第一重社会人事,他的教材都属于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重视的是现实的人事孔子的教师思想,而不是崇拜神灵;第二,偏重文事,孔子本人善于射御,也对弟子进行教学。第三,科技与生产劳动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孔子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他所要培养的是从政人才,而不是从事农工的劳动者,因此不强调掌握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孔子继承旧贵族教育传统,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制造理论,造成深远的历史影响。

备考关键点:六艺是中国奴隶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

孔子的教师思想_孔子的教师思想及其启示_孔子的教师思想内容有哪些

(五)教育方法:启发诱导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种启发教学包含三个基本要点:第一,老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去思考问题,力求能明确的表达;第二,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其重要的作用就体现在“开其意,达其辞”;第三,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从具体的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以普遍原则类推同类事物而扩大认识范围。

备考关键点:孔子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二、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孔子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

A.君子 B.兼士 C.圣人 D.绅士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A项: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从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A项正确。

B项:墨子认为教育培养的目标应为“兼士”或“贤士”。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洛克认为,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绅士,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择A选项。

更多浙江教师考试招考信息请登录浙江中公教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