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兰陵荀子庙景区内的荀子墓前的两通石碑

荀子哪个时期的_荀子时期音乐_荀子时期有纸吗

◎山东兰陵荀子庙景区内的荀子墓。荀子死后葬在兰陵,故荀子墓又称“兰陵古墓”。墓前的两通石碑是清代所立,1977年,荀子墓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荀子,太史公司马迁曾给他做传,虽寥寥二百余字,但以下信息对理解荀子的学说极有帮助:

1.荀子本是赵国人,五十岁以后才来到齐国访学。

2.荀子在齐国稷下学宫“三为祭酒”。

3.荀子后来投靠楚国,楚国吞并鲁国的兰陵后,任命荀子为兰陵令。

4.李斯、韩非都是荀子的学生。

5.终老于兰陵。

另据《荀子》一书中所记,他本人曾访问过秦国,受到秦昭襄王的接见。

以上片段记载可以说明:

1.荀子的主要职业是教师。

2.他担任教师的齐国稷下学宫各家各派的人都有。

3.他担任祭酒可能是因为他是稷下学宫中年龄最长的人。

4.他了解秦国。

5.他当兰陵令,其实是帮楚国统治新占领的鲁国地区,这里的人崇尚儒学,而荀子本人又崇拜孔子。

关于荀子属于何家何派,历来有不同争议,有人说他是法家,有人说他是儒家,莫衷一是,郭沫若说他“集百家之大成”。之所以有这种种说法,实在是因为它的思想太庞杂了。他的思想中,有儒家的东西,如对“礼”的推崇,他叫“隆礼”,也有法家的东西,如对“王天下”之术的阐述,还有道家的东西。

稷下学官本身就是各家都有的地方,有谈道家的,有谈法家的,有谈阴阳家的,荀子的思想也就带着那个思想大熔炉中百家杂陈的特点。

其实,把先秦诸子分成这家那家的,是汉代以后的事,在荀子他们当时,还没有那么明确的门派意识,他们当时不是按“家”划线的,而是针对每个具体人、每个具体观点展开辩论的。

荀子的学说是在辩论中发展起来的。他所批评的对象有儒家的孟子、子思、子游、子夏,有法家的慎到,有墨家的墨翟,还有后世没归为什么家的宋钘(宋子),等等,由于他的思想是在与别人的辩论中展开的,难免有时带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偏执。

由于《荀子》的《劝学篇》曾入选过中学课本,所以,只要念过中学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位荀子。

他的《劝学篇》写得不错,留下了很多千古名句,如“青出于蓝”之类的。

但是,当我认真通读过《劝学》篇之后,都觉得荀子像一位平庸的小学老师:反复唠叨学习的重要性,但对学什么,却始终没说明白。

《劝学》说来说去,是讲劝人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却不甚了了。

荀子讲修身时有些句子也挺好的,比如“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篇》P13),译成现代的话就是说:“批评我又批评对了的人,可以当我的老师;称赞我又称赞对了的人可以做我的朋友;那些没有根据夸奖我的人,是可能要害我的贼人。”

荀子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篇》P21)

对老师的作用强调得太过分了,老师居然是创造礼的人,比礼还高、还有权威,反映出强烈的职业意识。

荀子说:“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荀子哪个时期的,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不苟篇》P34)

简言之,小人,就是唯利是图的人!

这个定义是准确的,至今仍管用。

荀子说:“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赡也。故先王察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智)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榖,即谷子)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荀子·荣辱篇》P51)

荀子这段话,讲明白了人类为什么会有各种社会制度。他的意思是说人人都想当天子,人人都想发大财,所以,人与人之间必然要发生冲突,而且,资源总是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所以,才有圣王产生。圣王制定的制度就是要分出个长幼、贵贱、能力强者与能力弱者、聪明人和笨人之间的差别,按不同的水平享有不同的物质条件。因此,这种按等级(长幼、贵贱、智愚)分配资源的办法,是人类这个群体能存在下去的前提条件。

这一见解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西方现代的政治学,也是这么认为的。

荀子说:“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荀子·非相篇》P53)

荀子是理性主义者,反对“相面”这种几近于骗子的江湖戏法。《史记》中也说到荀子反对巫祝。

10

荀子作《非十二子篇》,对它嚣、魏牟、墨翟、宋钘、慎到、田骈、孟轲、子思、子游等人进行了批判。这些人或者是他在稷下学宫的同事,或者是和他当面论战过的学者。

在当时的稷下学宫,每个人都刻意标新立异,因为只有弄出点新鲜玩意儿,才能吸引天下人的注意,受到齐王乃至其他诸侯王的重视。这些学者的观点,或多或少都有些为谋进身之阶夸张其辞的地方,荀子也一样。

不过他的很多评价对于我们理解那些人倒是很有帮助的,虽然寥寥几句,倒也传神地指出了那些人的思想特点,荀子挖苦人的本事可能是那个时代天下一流的。

他评价慎到、田骈“尚法而无法、下修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取从于俗,终日言成文典,及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慎到、田骈也。”(《荀子·非十二子篇》P70)

译成现代白话是:“慎到、田骈两位,崇尚‘法’但却不知道‘法’是什么,还非常热衷于制定各种‘法条’,他们制定‘法’的时候,无非是上面完全听从国王的话,下面又完全听从老百姓的话,天天说定规建制,但细究下去,又什么都没制定出来。他们自己还振振有词,足以欺骗一些老百姓。”

慎到、田骈我们没见过,但是,如此谄上媚下的人,总是见过的。

11

荀子心目中的圣人、君子是孔夫子和子弓,这些人“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而群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道,教之以至顺。”“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在一大夫之位,则一君不能独畜,一国不能独容。”(《荀子·非十二子篇》P72)在他看来,舜、禹是得势了的圣人,而孔子、子弓只是不得势的圣人!不得势的圣人也是圣人,荀子他本人也就想做这样的圣人。

12

荀子说:“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荀子·王制篇》P116)

这话说得透彻极了,虽然有人治之色彩,但反映出的是真实的存在,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去执行,治世乱世的区别就是看小人得势还是君子得势。

不幸的是:所有的君子都能创制出一批新的、好的制度,即所谓“良法”也;

而所有好的制度最终都会培养出一批小人,让小人得势,从而让这些好的制度成为灭亡一个朝代的原因。

其实,两千年中国之王朝更替,制度没变,“法”没变,变的只是人。

荀子时期音乐_荀子时期有纸吗_荀子哪个时期的

这一见解,应该能让我们放弃莫名其妙的制度崇拜!

变法,真实的功能在于换人!

如果能以最不动声色的方式换上合适的人,“法”变不变,倒也无所谓了。

13

荀子说:“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荀子·王制篇》P117)

这段话的意思是:“自从有了天和地,就有了上下的差等,自从英明的帝王登上王位,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就有一定的等级制度。两个人同样高贵,就谁也不听谁的,不能配合完成任何一项工作;两个人同样卑贱,也一样谁也不听谁的,这是上天就这么确定的先天人性。如果让人们的权势和地位都相等,而人的爱好与厌恶又天生相同,由于生产出来的财物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就一定会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一定会混乱,社会混乱就会使人们陷入贫困。古代的圣王为避免这种混乱出现,所以才制定了礼义,以便让每个人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人们有穷有富,有高贵的有卑贱的,这就有了区别,有了区别就能够凭借它来建立全社会的有序控制,这是社会生存的根本基础。”

这话说得透彻:

1.人与人之间尊卑贫富的差别,就像天和地差别一样,是先天注定的,看来荀子是不承认平等的,这一见解至少到今天为止,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真实情况。

2.所谓合理的制度,就是要做到尽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人类还能和谐相处下去,不陷入战乱。

这是正确的观点:

反对平均主义,反人人平等的乌托邦。

人类的最高智慧,以及最高的人道主义也无非就是弄出一个大家都说得过去、每个人都有富贵机会的制度而已。

凡是宣称要建立人人平等制度的(这种人历史上也出现不少次了),事后证明,都没有建成!在这么多的事实面前,还鼓吹这套梦想的人,不是傻子,就是骗子。

14

荀子说:“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荀子·王制篇》P126)

他确实是人治主义者,十分明确、十分坚定。

15

荀子说:“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君者,善群也。”(《荀子·王制篇》P127)

荀子这段话已很像西方近代的政治哲学观念了,他说明人类必须结合成群体才能利用自然物质世界,才能生存下去;要结合成群体,就要有一个等级制度,有一个权力结构,而能把大家组织成为这样一种群体的人就是君王了。他说明了权力和君王的起源机制。

16

荀子说:“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荀子·王霸篇》P172)

“明主有私人以金石珠玉,无私人以官职事业。”(《荀子·君道篇》P203)

荀子讲了很多如何当“明主”“人主”的道理,这些道理是来自法家的,上两句话管仲、商鞅也说过,所以后世有人把他也归入法家一类。

法家的思想很多是符合现代管理科学原则的。比如这两句就是:在现代管理体系中,好的管理者就是善于用好有能力的人,而不是自己有能力的人。作为一个管理者,可以用金钱等手段表达对下属的个人谢意,但不能用职位来酬谢下属对自己的私恩,那会搞乱整个体系的。

17

荀子说“百里之地可以取天下,是不虚,其难者在人主之知之也。”(《荀子·王霸篇》P174)

是的,一切取天下的人都是从百里之地开始的。

但是,人主之智慧只是一方面,还要有时势,时势造就英雄啊!

18

荀子说“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荀子·君道篇》P189)

再谈人与制度的关系。制度是人制定出来的,也是人执行的,人者,法之原也。好的制度只是好的人(智力上、品德上都出众的人,即“君子”)行为的结果(“法者,治之端也”)。如果这样的人没有了,再好的制度也白搭。

19

荀子说“故上者,下之本也。”(《荀子·正论篇》P277)

荀子是反对孟子的山东兰陵荀子庙景区内的荀子墓前的两通石碑,不仅反对性善论,也反对孟子的民本主义,反对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之学说。

所以,后世有人说他不是儒家。

但这不是他等级制度思想在逻辑上的必然结果。那个等级制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这个物种(类)要存在,就必然有等级制,因此,上与下,君与民都服从于“类”(人类生存)这一根本需要的,“本”既非“民”,也非“君”,既非“上”,也非“下”,而是人类本身。

人类制度的最高等理性不是上下孰轻孰重,而是有利于人类整体的幸福和发展!

当然,荀子说这话是有事实依据的,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百姓每天都会有人犯错,甚至犯罪,但国家不会乱,可一旦国君犯错了,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错误,也会影响到全国的政治生态。故荀子说“有乱君,无乱国”,在他自己的思想体系内,其人治主义的逻辑是一致的。

20

荀子与宋钘(宋子)有过长篇的辩论。

宋钘无著作流传下来,《史记》上记载,荀子和他是稷下学宫的同事。

从荀子对其观点的引述来看,我们知道宋子的观点有两条:

1.人侮辱我,我不生气,只要我不把侮辱当作侮辱就可以不生气。

2.君子要清心寡欲。

荀子对他的批评主要是其主张与真实的人性不符,因而是做不到的。

不知后人将宋子的思想归为哪家,或许可以归为道家,但我觉得更像后来的佛家,宋子是中国本土的佛。

21

荀子有一篇文章叫《解蔽篇》,是讲人是如何受到各种观念蒙蔽的。在这篇文章中,他说,当前诸侯异政,百家异说,那些以自己观点求得各国诸侯重用的人,其重要的一个动机就是攻击别人荀子哪个时期的,抬高自己。他们偏爱自己的学识,只怕听到反对自己的意见;他们凭借自己的偏好去观察别人的学说,唯恐听到对异己之学的赞美。

其实荀子也是这样的人,他传世的文章中的一大半是在批评别的“子”,他认为别人都是异端学说,只有自己是正确的,在他所论述过的别的学者中,他几乎没有赞同过一位当世的学者,只是抬出早已去世的孔子做偶像。尊孔,这是当时大多数学者共同的特征,后世将荀子归为儒家,恐怕这也是一条原因,可是,这并不是他们内部一致的条件,相反,他对其他儒家学者如孟子,攻击得不遗余力。

我们看他对别人的批评。“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乱家是也”。(《荀子·解蔽篇》P341)就是说这些人只是讲了“道”的一个方面,偏执一词,是祸乱天下的人。

22

荀子是专制主义者,认为只有自己正确,别人全是异端学说。

所有的法家都这样,都是专制主义者。

儒家也这样,孔子、孟子都认为别人是小人,只有自己是君子,只有自己的学说才是天下正道。

他们这些人都是不满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而试图以自己的观点一统天下。

先秦诸子中,老子、庄子等人稍好些,他们固然也认为自己正确、别人错误,但采取的行为是逃避现世,别人爱干嘛干嘛,自己只干自己的事。

老子、庄子与政权是疏离的,所以荀子哪个时期的,他们思想上的唯我独尊,还不至于演变成政治上的唯我独尊。

那些专制主义者,其基本思路是:

1.思想上,我是正确的,别人都是错误的;

2.要消灭错误的思想,让所有的人都接受正确的思想(其实就是我自己的思想);

3.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靠说服是无法奏效的,必须采用政治强制手段,不接受我的思想,轻则坐牢,重则杀头。

专制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不承认别人独立存在的价值,只要不能为自己的观念服务,就是非人,可以采用一切最残暴的手段对待之,轻则用暴力手段压服,重则肉体消灭。

儒家、法家,甚至一部分道家都是专制主义者,所以,最终他们能结合为一体,成为一个统一王朝的官方思想、官方意识形态,基于这种思想基础上的制度,自然也是专制主义的。

23

荀子对孟子的批判最为著名,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性恶论”,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天生就是性善的,“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荀子·性恶篇》P375),人天性都是恶的,所谓善都是圣人后来作伪做出来的。

他对“性”的定义是天生就有的性,而通过教育改变或形成的观念叫“伪”。

所谓善,无非指仁义道德,所谓恶无非是贪财怕死、仰慕富贵、好逸恶劳、贪图享乐、饮食男女之类的。

这场争论带有那个时代一切争论的特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夸大了对方的错误,同时,也无形中夸大了自己的错误。

其实人性是善是恶这个问题很简单,他们两个人也都有清楚、甚至也有相同的认识。

他们都承认: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君子有小人,也都承认,人的先天属性和后天被环境改造出来的观念不是一回事(性与教不同),有的人天性善,有的人天性恶,对天性恶的人,有的可以用教育手段改变过来,有的实在改变不过来,只好用暴力手段一杀了事。

通读他们二人的全部著作,会发现他们关于人性的认识是通透的、一致的。

可为什么又在这里争论起一个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这么一个伪问题呢?这个问题伪就伪在假设全部人都是一样的,要么全善,要么全恶。回到当时那个环境来看,这种争论根本不是学理之争,而是“吸引眼球”之争山东兰陵荀子庙景区内的荀子墓前的两通石碑,是为扩大自己名气故意搞的没有实际学理意义的争论。为了吸引各地就学的学子,壮大自己的声势,总得表现出来与人不同的地方;为了求得诸侯的重用,求得自己上位的机会,总得说别人不对!

荀子著作中的这种“争权夺势”“争取影响力”之争的内容很多,几乎占其大半。

孟子、法家其余诸子的文章也差不多,都有这类东西。

先秦诸子,并不是个理性的时代,而是争取影响力、不顾逻辑、不顾事实、攻击别人的时代。

荀子时期音乐_荀子时期有纸吗_荀子哪个时期的

24

百家争鸣,留下的一个重要学风就是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这利益包括吸收更多的学生、追随者,吸引更多的君主重视,获得更好的物质待遇,更多的掌权机会,等等)不惜放弃客观性、不顾事实、甚至杜撰事实、攻击别人、抬高自己。他们均有自相矛盾的地方,那是因为,此一时,彼一时,面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就要说不同的话。

这种学问不是以真理观为皈依,而是以财富、地位、权力为皈依。

他们都是聪明人,都看到了这才是自己真实想要的东西。

都是君子,也都是小人!

那是一个漠视真理、只认实力的年代!

或者说,那是一个以实力为真理的时代!

没错,那就是一群这样的人。

25

其实,先秦诸子中都有些符合客观事实的认识,但是,也都有只为自己争取影响力的主观主场,出于这种立场,他们不惜编造事实。

读他们的书,得先了解他们的真实立场。

26

荀子的文风不太好,冗长啰嗦、夸张,像课堂讲义。

孔子、孟子的文风好,就是简短的对话,明了。

27

荀子接受了儒家的这些观念:王天下、等级制、学问分为“六艺”等;

荀子接受了法家的“性恶论”,看到人性中的阴暗面发挥着巨大的实际作用;

荀子否定了儒家的“性善论”,也淡化了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

因而,他的“王天下”学说便具有了二重性的色彩:何种办法能够实行“王天下”这个目标,就采用何种办法,而不必拘泥于是否合乎“德”“仁”“义”。他也曾具体指出“王天下”的办法是“崇礼”,但“礼”在他那里的核心含义是等级制,而非含“义”。

荀子的学生韩非和李斯沿着荀子提出的工具主义思路走到了极端。在荀子那里,对君主多少还有着功能性的要求,至少他们应“善服众”,即有领导能力。而韩非、李斯连这层要求都不提了,在他们的学说中,只剩下无条件为一切君主服务,无论这君主是暴是善、是恶是贤。他们彻底放弃了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完全成为服务于君主的工具主义者。

对于自己思想的逻辑后果,荀子可能是清楚的,有书上说荀子得闻李斯在秦国当了高官,沉默了多日没说话。他说什么呢?他知道李斯是凭什么当上这么高的官的,也知道他当官的后果是什么,他知道,要想成功,“王天下”,只能这么做。但是,若让他本人与自己从心底里曾经接受并热爱的儒家的仁义、“王天下”的道德理想赤裸裸地决裂,他做不到!所以,对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他只能沉默!

我想,世传《荀子》中的内容可能是在李斯相秦前,荀子说的、写的,此后,他就永远沉默下去了,不能再说什么了!Ω

加入李寻品味休闲酒友交流群

荀子哪个时期的_荀子时期音乐_荀子时期有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