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理解练习题
孔子是推行“仁政之道”的开山鼻祖,他提倡仁政的治国之道。具体包括三个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互相支撑的要点:"天下归仁"、"为政以德"、"齐之以礼"。孔子的这一套仁政德治礼范的治国之道在汉代被确定为官学,之后又受到历代王朝统治者的推崇。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第四代弟子。他继承发扬了孔子的"天下归仁"思想的核心,主张在天下建立仁政统治,实现社会的有序、稳定、和谐,批驳杨朱、墨翟。相对于孔子的平和雍容,孟子的行事和论辩更显个性,由于他所处的时代有所变化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1000字,孟子的言谈更显“凡事紧张”,言辞激烈尖锐,对人对事爱憎分明,态度直截坦率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1000字,有时甚至咄咄逼人。说:即便是尧、舜,如果不行仁政,也不能使天下太平。三代之所以得天下,也是由于行了仁政,而他们之所以失天下,则是由于其子孙们不行仁政。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兴败存亡也都是这样。“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尽心下》)。
仁政理想是与儒家关于仁的思想密切相关的。孔子建立起了儒家的仁学,他对仁的思想的阐发,着重于个人的道德涵养和理论准绳。所以,在他那里还没有提出“仁政”的概念。但是,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却包含了当前仁政理想的萌芽。如,孔子在回答其弟子樊迟问什么是仁的成绩时,给仁下的界定是“爱人”。而在回答子贡问仁时则说,人如果能做到本人想要达到的也一定使别人达到,能从本身想到别人,可以说是理论仁的最好方法。又在回答仲弓问仁时说,本人不情愿见到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把这几段话中的意思联系在一同,可以说是后来孟子提出“仁政”理想的次要根据。
孟子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弄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理解练习题,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孟子说:人人生来都有一种“不忍人之心”(一种对别人苦楚的同情心),尧、舜、禹、汤、文、武们由于具有这种“不忍人之心”,所以才有“不忍人之政”。以“不忍人之心”去实行”不忍人之政”,那么管理天下将会是非常容易的事了。所谓“不忍人之心”,孟子也称之为“恻隐之心”,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的“爱人”之心。而“不忍人之政”,亦即所谓的“仁政”。从基本指点思想下去讲,“仁政”也就是把上述的仁爱之心,推用到政治决策与管理下面去,所以孟子又称之为“发政施仁”。他认为,仁者是把他对待他所喜欢的人的恩德推而及于他所不爱的人。而不仁者则是把他加给他所不喜欢的人的祸害也推而及于他所爱的人。至于施仁推恩的具体的方法,孟子异样是主张从本身推而想到别人。如他积极倡导这样一种精神和行为:即尊崇我家的老人,那就该当推而广之去尊崇他家的老人;异样,爱护我家的儿女,也就该当推而广之去爱护他家的儿女。他认为,这种“推恩”的精神和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种“推恩”的精神和行为就可以保有天下,而没有这种“推恩”的精神和行为,那末最后会连本人的妻子儿女都保不住。他说,古代圣贤们所以有过人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擅长把他们的恩惠推及于别人。孟子倡导的“尊崇我家的老人,就该当推而广之尊崇他家的老人;爱护我家的儿女,就该当推而广之爱护他家的儿女”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人们常把它与“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联系在一同,作为“仁政”政治的具体表现而广为传颂。在《孟子》一书中,关于孟子劝诫诸侯国君实行“仁政”的史实,有许多记载。从总体上看,孟子的仁政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政治上,要以民为本。孟子最早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的民本思想,这在中 国古代社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总结历代王朝兴废存亡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得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离娄上》)他还一再告诫统治者要与民同忧共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反对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提倡君主“省刑罚”,教育百姓去修养孝悌忠信,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但仁政的核心是政治方面的重民。
孟子提倡效法先王,是为了推行其“仁政”和“王道”,与当时某些国君的“虐政”和“霸道”针锋相对。他竭力鼓吹效法尧舜,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也还主张效法周文王,说:“文王视民如伤。”(《孟子·离娄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孟子·离娄上》)他把当时的制度安排,分别为“霸道”和“王道”两种,“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孙丑上》)任何制度思想的基础是其对人性的理解和界定,不同的人性观必然导致不同的政治观点和政策主张。孟子的“性善论”为其“仁政”制度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统治者来说,正因为人人皆有"恻隐之心",只要他们把自己的恻隐之心"扩而充之",即推行到实际的统治中,与人民同其忧乐;办每一件事情,都想着人民的疾苦--"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孟子·公孙丑上》),统治也变得举重若轻了。为政须行“仁政”,否则就只能自取灭亡。正是由于人性善良,特别是那些统治者的善性,仁政的实现才有了一定的可能性。
二、经济方面。仁政的基础是“制民之产”,让老百姓有生活上的基本保障,这是政治稳定的基石。孟子强调保护小农经济,以此来维持和改善老百姓的生计,从而奠定政权稳定的基础。在仁政的具体实施内容中,如孟子是比较注重从经济动手的。他讲,实行仁政,必需从整理田制动手,使人们有固定的田地和俸禄。这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制民之产”的意思。他认为,如果给人民的田产连父母妻儿都养不活的话,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礼义教育。给人民以一定的住宅和田地,鼓励他们努力耕作,不要妨碍他们的农时,是为了使人民富有起来。而设立各类学校,修订各种礼仪,讲明基本道德规范,则是为了引导人民树立起高尚品性。孟子这些思想的基本精神,可以说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历代君主和各级官僚们的心中。凡是比较英明的君主和官僚们,一刻也不敢忘掉“民以食为天”这样一条最朴实的真理。
其具体措施,首先是“正经界”即实行“井田制”、“薄税敛”即减轻人民负担等国家经济政策,以及“不违农时”、“深耕易耨”等遵循生产规律的主张。战国时期井田制已遭到彻底破坏,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孟子迫切地希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他把土地问题看作是仁政的首要问题,“大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做而定也。”《孟子·滕文公上》。经界就是地块之间的边界,即指土地。孟子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一个方式,是幻想着把古代的井田制稍加以“润泽”,便可以在当时实行。孟子恢复井田制的主张固然过于理想化,不合时宜,但孟子建议的实质是要求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其次,孟子继承了孔子节用爱人的思想,主张轻徭薄赋,征发徭役要不违农时。不违农时与薄税敛是封建农业经济的基本要求,是仁政的重要内容。孟子多次谈到不违农时的重要性,说:“不违农时,毂不可食矣。”他要求“薄税敛”,怒斥奢侈挥霍、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是率兽之辈:“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者也。”孟子反对杀鸡取卵似的剥削,是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上要“制民之产”。他清醒地认识到人们如果没有“恒产”就没有“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梁惠王上》),所以,贤明的君主应该使百姓的产业上足以事父母,下足以养妻儿。好的年成可以丰衣足食,遇到坏年成,至少不至于饿死。“制民之产”就要重新划分田地,使百姓有自己的田地,同时,要保证百姓“不违农田”、“勿夺其时”、“薄税敛”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理解练习题,做到“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告子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梁惠王上》)。人民有“恒产”,就为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军事上,要兴仁义之师。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人民苦不堪 言。孟子认为这些战争都是“率土地而食人肉”(《离娄上》),他严厉地批评当时的统治者“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但是,孟子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大一统已经是大势所趋,所以,他并不一般地反对战争,而是主张兴仁义之师。国君使人民有“恒产”,又爱民如子,就可以“以天下之至仁伐至不仁”,被征伐国家的人民也翘首以待,这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统一中国。
四、法律方面。孟子针对当时刑罚严苛的局面,提出省刑罚的主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孟子反对株连,提出“罪人不孥”,这一主张贯彻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具有进步对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孟子反对暴政,称历史上的暴君为独夫民贼,赞成“汤放桀”、“武王代纣”的正义行动,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肯定人民有推翻暴君的权力,肯定解民于倒悬的正义战争。但他反对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的非正义战争,指斥“春秋无义战”。对于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频繁地发动战争,攻城略地,他更是痛恨至极,怒骂道:“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帅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在当时激烈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当中,看到了民心的向背对于国家政权的安稳的决定性意义,所以他特别强调“得其民斯得天下”(《孟子·离娄上》)这一对统治者来说至关重要的经验教训。孟子的民本主义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民心代表天意。孟子承袭孔子的天命观又加进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上》)以民心而察天意。“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孟子·尽心下》)。人可以通过“求其故”的途径而知天命,“福祸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丑上》),对人的力量充满了信心。在哲学上孟子提出了“万物皆有备于我”的著名观点和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模式,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心性哲学的源流。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坚持以“人”为本, 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1000字,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仁政是儒教政治的基本形态,王道政治是儒教政治的理想形态,大同理想是儒教政治的最高形态。鄙人认为孟子的“仁政之道”思想,对当今社会还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你好欢迎阅读,相遇是缘,相聚是份。周易预测,风水命理,感情婚恋,财运事业咨询。预测师希望与你结缘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