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们把秦始皇和李斯看成是法家的代表,而秦朝当然是以法家治国,其他诸子百家涉及到的政治思想都是被打压的。然后认为法家残暴,而儒家以仁义行天下,所以要比法家优越,这也是秦朝灭亡的原因。
其实沙暴想说的是,秦朝时代人的根本思想还是儒家的,并不是法家的。举个例子,扶苏自杀的时候对蒙恬说,父亲要儿子死,这还再去问什么。这不是典型的儒家口号吗?君要臣死,父要子亡。
如果是真正的以法治国秦朝时代人的根本思想还是儒家的?君要臣死,父要子亡,连继承这种事都是事先定好的,比如英国的王位继承法。像古代中世纪欧洲,想要谋杀、囚禁个继承人容易,但要想名正言顺地剥夺继承权那就难了,因为有规则、有法,还有教会监督着,即使君主级别的领主也要遵守。
孔子
儒家是不平等人之间的规则,法家是平等人之间的规则。儒家讲仁义,但是仁义是上位者对下位者而言的,没有什么百姓对君王仁义的说法。仁义是施舍的,而且具体是什么内容,怎么解释,实行到什么程度,都是很模糊的,操纵性很大。有个成语叫假仁假义。但法律一旦制定公布施行,都是很明确。即使有不平等、不公正秦朝时代人的根本思想还是儒家的?君要臣死,父要子亡,也是明明白白的。
春秋时郑子产颁布中国第一部成文法时秦始皇为什么采用法家的思想,就遭到了贵族的抵制。法律不符合贵族的利益,但是符合下层人的利益。有时也符合君主的利益,如果君主想要用法律来对付贵族。
郑子产铸刑书
这种利益差别在秦朝时并没有改变,所以纯粹的法家治国是不可能的。在秦国统一天下以前,由于竞争压力,需要下层人的支持,所以强力地推行法家,获得了战略优势。但是统一天下后,这种压力消失了,必然要回到儒家治国的路上去,这是利益使然。
当然李斯肯定是法家,他是坚决地反对儒家。如果他要转到儒家,他自己的地位就没了。焚书就是李斯主张的。
但是秦始皇并不是坚定的法家,他的目的是守住他的天下,不是遵守某种学说。这种实用主义有好几个地方表现出来。
秦始皇有很多博士,史书中至少有70个。这些人是他的政治顾问,当然也是一些鬼神之事的顾问,其中有齐人淳于越。而齐国是诸子百家的大本营,因为有个著名的稷下学宫,就是齐王办的研究院。
秦始皇并不排斥诸子百家的高级人才,而且经常咨询他们。比如,“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就是说泰山封禅的事情是和他们讨论的。
秦始皇石碑
秦始皇立碑,有碑文的留下的一共五块,这些内容肯定是没有伪造的。如果细读这些碑文,就会发现他的世界观,或者说价值观都是儒家的秦始皇为什么采用法家的思想,法只是一种工具。比如“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这种句子。
而考古发现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也证实了这点,比如其中《语书》有这样的话,“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避(僻),除其恶俗。”这种就是把法家作为工具的证明,类似于清朝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样的思维方式。
睡虎地秦简
秦朝时间太短秦始皇为什么采用法家的思想,没有能够完成从法家到儒家的转变,汉朝完成了这种转变,还把恶名扣到秦朝头上。如果秦朝活的时间长点,出于阶级利益,最后也会是儒家的天下。对于普通下层人来说,实际上是倒退,不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