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为何特别喜欢搞这些恶政?老老实实过太平日子不行吗?
秦朝亡于暴政,无论专业的历史学者还是普通人,大概都有这样的共识。
其实秦朝有其特殊性,不能片面的认为秦始皇就是喜欢暴政、就是喜欢虐待百姓。秦始皇是个聪明人,难道他不知道把百姓虐待狠了江山要完蛋?
任何历史问题的出现,都是特定历史背景和人物互相作用而产生的,秦朝的暴政也是有原因的。
暴政是政治制度不完善的结果
西周到战国这个历史时期,国家的体量都非常小,有的国家地盘也就相当于现在一个省,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市、县那么大。
这种袖珍型的国家事少、人少,统治机关也不大。
这种国家的好处是秦始皇为什么采用法家的思想,国君与朝臣的沟通相对来说简单高效秦朝为何特别喜欢搞这些恶政?老老实实过太平日子不行吗?,一项决策对不对,很快就能反应上来。
所以,国君能很快检视自己的不足,即使有暴政、虐政也实行不了多久。
但秦朝不一样,天下突然一统了,疆域极其广大,事情多了、官员多了、统治层级也多了。
秦朝中央还是按以前小国寡民的老制度办事,各级官员没有建议、反驳的权力,只有被动执行的义务。
秦始皇亲自决策,搞得丞相们都没事可干。很多政策推行下去,到底好还是不好,反馈得很慢。
于是很多扰民、害民的恶政就被纵容出来,比如修长城、开直道、修陵墓、远征南越、北击匈奴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秦朝特别喜欢搞这些恶政呢?老老实实过太平日子不行吗?
历史发展呼唤大动作
答案是否定的,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大一统的帝国要维持存在,三个方面的工作不可或缺:
第一,要建设基础设施、搞好生产;
第二,第二,保持强大的武力;
第三,保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关的控制力。
本来秦朝的任务是赶紧恢复生产,让老百姓从七国争霸的战火中解脱出来。但偏偏秦朝是一个从地方强国发展起来的,秦国本来的生产秩序还算不错。
秦始皇误以为只要把秦国的耕战模式推广开,社会生产就会自然而然地规范好。
于是,秦始皇的重心转移到军事方面,统一后的十几年,他疯狂地修长城、筑直道、开河渠、打匈奴、征南越。
从长远来看,这都是巩固中华帝国安全的必须之举。
长城的军事意义秦始皇为什么采用法家的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国历史中一再被证明其有效性。边境胡族侵扰,也是历朝历代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秦始皇推行这几件大动作,从政治角度看是没有问题的。
但错就错在,这些大动作太密集了,不知停歇、滥用民力,搞得百姓无力承担,从而损伤了国本。
当然,像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等工程,纯属帝王私欲享受,这与长城、直道以及军事行动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然而问题又来了,虽然秦始皇干的大部分是正事秦始皇为什么采用法家的思想,为什么不能缓一缓、慢点来呢?这与秦国偏于法家的治国之道有关。
秦国靠商鞅变法完成了逆袭,自秦孝公以下历代国君都对法家之术非常崇信。
这几代人、数十年的积累,使秦国国君越来越急功近利,越来越迷信暴力的力量。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辉煌的霸业令他对法家思想的崇拜达到了顶峰,他尚力而不尚德,认为天下万民“犹群羊聚猪, 皆可竿而驱之”(东汉桓谭《新论》)。
所以他肆意征发人民,从不体恤民间疾苦。
把本来需要有节奏地推进的百年大计,压缩在十几年时间里干完,过度消耗了社会的承受力。
法家相对刻薄的思想也令秦始皇产生了严重的排儒倾向,以至于发生焚书坑儒事件。
坑儒不简单是杀几百个儒生,更重要的是降低了皇帝的公信力和凝聚力秦朝为何特别喜欢搞这些恶政?老老实实过太平日子不行吗?,民众丧失了对始皇帝的信心。
所以陈胜、吴广会不惜一死,与秦王朝死磕到底。
不过话又说回来,秦亡而政在,秦朝奠定的帝国版图、开创的政治制度,都被西汉帝国继承下来,秦朝的历史贡献是不容抹杀的。
相比于后世那些割地称臣赔款的软蛋朝代和混蛋皇帝,秦始皇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总体上还是功大于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