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画家周培春绘火神爷像火神庙

▌宗春启

  什刹海火神庙位于地安门外万宁桥北,山门匾额为“敕建火德真君庙”。视觉中国供图

  什刹海火神庙位于地安门外万宁桥北,山门匾额为“敕建火德真君庙”。视觉中国供图

什刹海火神庙位于地安门外万宁桥北,山门匾额为“敕建火德真君庙”。视觉中国供图

喜用神为火土的增运法_营改增税率及营改增后税率表_敕建火德真君庙

清末北京民俗画家周培春绘火神爷像

火神庙,是道教祭祀火神的庙宇。北京城内外,曾经有大大小小的火神庙一二十座。其中以什刹海火神庙、琉璃厂火神庙、花市火神庙最为著名,并称京城三大火神庙。这三大火神庙中,又以什刹海火神庙规格最高、历史最为悠久、保存最为完整。

什刹海火神庙位于地安门外万宁桥北,山门匾额为“敕建火德真君庙”。敕建,意思是皇帝降旨建造的。那气派自然与众不同:飞阁重檐,庙中除供奉火德真君之外,还有关帝殿、玉皇阁、斗母宫。乾隆年间重修之后,庙门及后阁改用黄琉璃瓦。匾额楹联,为乾隆御笔。崇文门外花市火神庙、琉璃厂火神庙也是敕建的,就没有这般气派。

天启元年(1621)三月初九,明熹宗朱由校“命太常寺官以六月二十二日祀火德之神,著为令”。于是每年的这一天,即由太常寺官员代表皇帝,到什刹海火神庙去参拜祭祀火德真君。

一 火神爷到底姓氏名谁?

北京人老话儿忌讳说“失火”。《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信口开河说得正带劲,外面忽然吵嚷起来。贾母忙问出了什么事,小丫鬟回说:“南院马棚走了水,已经救下去了。”“走了水”,意思即“失了火”。有个关于纪晓岚的笑话,说他正吸烟时被皇帝召见,赶忙把烟袋往靴筒里一插去见驾。没多一会儿,烟袋把袜子引着烧了腿,疼得他直掉眼泪。皇帝问他:“你怎么了?”他说:“臣靴筒内走水了!”皇帝恩准他出去看看,他跑出去脱下靴子一看,好嘛,腿肚子烧伤了大一块!

要是“走水”遭了灾、财产受了损失呢敕建火德真君庙,北京人就说“遭了祝融”或者是“遭回禄”了。祝融、回禄,都是火神。

火神爷到底是祝融,还是回禄,历来有不同说法。其中以祝融为火神的居多,说他是上古时期“五帝”之一颛顼(zhuān xū)氏的 后 代,本 名 重 黎(zhòng lí),也叫吴回。屈原就自称是颛顼的后代,他的芈姓,相传就出自祝融氏。这个重黎在帝喾(kù)当政时官居火正,就是掌管跟火有关的事务。因为“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叫他为祝融。祝融死了以后,被尊为火神。《史记·楚世家》说,重黎居火正就被命曰祝融,吴回复居火正就为祝融。如此看来,祝融可能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火正的别称。而《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这样看,祝融又像是古代一个部落的首领,这个部落的图腾就是火。还有一种说法:火神即燧人氏。因为燧人氏钻木取火,使人类不再茹毛饮血而进入熟食时代,被后人尊为火神,又称火德真君。又说:火德真君就是祝融,祝融就是赤帝,赤帝就是炎帝。

那“回禄”也是火神么?是的。《左传·昭公十八年》:“郑子产禳火于玄冥、回禄。”禳,读ráng,意为祈祷消灾。玄冥是水神,回禄是火神。那回禄与祝融是什么关系?《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说:“有人名吴回,奇左,是无右臂。”郭璞注释说,吴回也是火正,是祝融的弟弟。说吴回就是回禄,也是火神。还有个解释:祝融之后有吴回、陆终。将两个人连在一起说,就成了“回陆”——用相声捧哏的话说就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火神爷到底是谁,的确是有点乱。用无神论的观点来解释,祝融就是古代善于用火的巫,名叫“融”。祝,就是“男巫”的意思。

为什么要在六月二十二日祀火神?通行的解释是,这天是火神的生日。这解释太无稽了,之所以选定这一天,大概是因为正是夏季最热的时候吧。

那明熹宗朱由校怎么在天启元年三月初九想起要祭祀火德真君的呢?因为三月初二杭州城“走水”“遭了回禄”,大火着了一天一夜,烧毁了六千一百余家的房屋。中国老百姓有句俗话:“水火无情。”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人们无力防灾,只好求助于神明。于是有了火神庙,以为多给火神爷烧烧香、上上供、磕磕头,就能减少火灾。

二 大都的火神庙建在何处?

古人建庙,总要选个适当庙址的:龙王庙建在水泉之畔,马神庙建在马厩之旁,喜神庙建在梨园戏院。那火神庙建在哪儿呢?建在最害怕“走水”失火的所在:东城火药局胡同,系明代火药局所在地,储存着军器和火药。火药局北,便建有一座火神庙。南城夕照寺街在明代是柴市,柴草集中北京民俗画家周培春绘火神爷像火神庙,很容易“走水”,明成化年间建了座火神庙。

比较能说明问题的是琉璃厂的火神庙。琉璃厂是元明两代烧造琉璃瓦的窑厂。据《日下旧闻考》说,琉璃厂东门明代建有火神庙,琉璃厂西建有真武庙。真武为北方之神,北方属水,水能镇火。这意图很明显,让火神爷在东边管火、真武帝在西边镇火。明嘉靖三十二年建了外城后,琉璃厂被圈在南城内,不再适合举火烧窑,于是将琉璃窑迁至门头沟。清朝初年,将元宵节的灯市迁到南城,琉璃厂成为灯市之一。后来,琉璃厂因火神庙的庙会逐渐发展为书肆古玩一条街。书肆、灯市,都怕“走水”。清乾隆四十年(1775),步军统领衙门请求用所存备赏银重修火神庙,得到了乾隆皇帝批准。翌年(1776)正月庙动工,九月工竣,琉璃厂火神庙从此成为书商纸店老板们虔诚拜谒的神祠。

崇文门外花市火神庙,据《宸垣识略》中说,建于明朝隆庆二年(1568),“为神木厂悟元观下院”,说明此庙跟神木厂是一事。山门额上的“敕建火德真君庙”,表明此庙也是遵皇帝的谕旨建造的。神木厂北京民俗画家周培春绘火神爷像火神庙,是存放皇家木料的地方。永乐四年(1406),官员奉旨去四川一座深山里采集木料,回来向朱棣报告说:那些大树砍倒之后,一夜之间自己就跑到江里去了。于是朱棣就封那个山为神山;砍伐回来的木料就称为神木。紫禁城宫殿完工后,余下的木料就堆放在神木厂。为了不让神木厂“走水”,主管官员请示皇帝,修建了这座火神庙。

修了火神庙就能避免“走水”吗?当然不能。花市火神庙从明朝到民国,先后重修了六次,因为遭遇了六次“回禄”。花市,出售的是绢花、纸花。附近的商户大多是前店后厂、自制自卖,从材料到成品,灯芯草、绫、绢、缎、绸、绒和各种纸张,全都是易燃物。到七七事变前,从事这种假花生产的商家已有千家以上。一旦“走水”,其损失之惨重可以想见。所以,周边商家愈发虔诚地祈求火神保佑。火神庙的最后一次重修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档案材料记载,民国二十八年六月七日失火,火神庙后院北大殿连同楼上玉皇阁,东西配殿、罩棚及前院火神殿,一并烧毁无存。这次重修,周边捐款的商户近300家。

什刹海火神庙位于湖畔水边上,莫非此处也怕“走水”么?答案是肯定的。地安门内,西侧是内官监,东侧依次是司设监、巾帽局、纸房、火药局。据《明史·职官志》,内官监掌管着木、石、瓦、土、搭材、东行、西行、油漆、婚礼、火药十作,有柴炭库、木库、油漆作及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等。司设监专责管理卤簿、仪仗、雨具、大伞等。巾帽局造宫内使帽靴、驸马冠靴及藩王诸旗尉帽靴。加上纸房、火药局,没有哪一个是不怕“走水”的。如此要地,理所应当有一座火神庙。

三 什刹海火神庙建于何时?

不止一个史料说:什刹海火神庙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笔者曾和文史学者高申讨论过这个问题:一千五六百年前,高梁河畔乃是荒野之地,在这里建座火神庙没有意义。

什刹海火神庙的历史不会早于元代。元大都时期前朝后市,这里是繁华商业区。不过笔者更倾向于建在明朝初年,因为这座火神庙与东侧的真武庙遥遥相对。真武庙供奉的真武大帝乃是北方之神,属水;在真武大帝的对面建造一座火神庙,以求得一种平衡对称。这座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的真武庙今已不存。

平衡、对称,是明代建庙的一个特点。前面说到的琉璃厂,厂东门有座火神庙,西边就有一座真武庙。更为明显的是正阳门,西侧建一座关帝庙,对面便建有一座观音庙。还有,地安门东,建有一座供奉文昌帝君的文昌阁,西边便重修了白马关帝庙,一文一武,都是成化年间建的。这“传统”也被清代继承了:颐和园佛香阁东侧,有座文昌阁,西侧有座供奉关公的宿云檐城关。城关里原有尊银铸的关帝像,咸丰年间被英法联军掠去,后来改供关公的牌位。这是题外话了。

什刹海火神庙建造之初,并没有现在这样金碧辉煌。在明初划定的京城九庙里,没有这座火神庙。它是后来“改增”的,时间是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造成这次“改增”的原因,是北京城内频频“走水”。仅据《明史·五行志》的记载,从万历元年到万历三十三年间,北京城“遭回禄”不下二十余次:十一年十二月庚午夜慈宁宫灾;十二年二月己酉,无逸殿灾敕建火德真君庙,十二月癸卯朔又灾;十五年五月甲子司设监失火;二十四年三月乙亥,火发坤宁宫,延及乾清宫。二十五年六月甲寅,三殿(即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灾。三十三年二月乙丑御马监火;九月甲午,昭和殿火;丙申,盔甲厂火药爆燃,军民死伤无数……于是,有了万历三十三年“敕建”“改增”火德真君庙之举。

不管怎么讨好火神爷,火神爷还是不买账。万历三十八年四月丁丑夜,正阳门箭楼火;四十四年十一月己巳,隆德殿火;四十五年正月壬午,东朝房火,延毁公生门;十一月敕建火德真君庙,丙戌,宣禧宫灾;泰昌元年十月丁卯,噦鸾宫灾;天启元年闰二月戊戌,昭和殿灾。天启二年(1622)五月丙申,位于先农坛内的旗纛庙正殿灾,“火药尽焚,匠役多死者”。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王恭厂火药局灾,“塌房一万九百三十余间,压死男妇五百三十七名口”。半个月后,朝天宫又“遭了回禄”。

天启六年六月二十二日这天,朱由校特命太常寺堂上官去什刹海庙祭祀火德之神。然而,火神爷并没有因为皇家的隆重祭祀而稍有收敛。

清朝末年,北京城出现了消防队的前身——“水会”。有些“水会”便驻扎在火神庙里,花市火神庙就是“崇东水会”的所在地。据笔者同仁李乔先生考证,火神爷也是“水会”行业的崇拜神。直到今天,花市火神庙斜对面,还驻扎着一支消防队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