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的根本不同:儒家是信念伦理的敌人!
首先说一下:本文字数挺多的,但是,绝对值得你花时间一读!感谢顾如先生对墨学的解读。
作为墨学爱好者、以墨道修身者,读儒家经典需要非常小心。双方最底层理念不同,而塑造人格和思维方式的恰恰是底层理念。底层理念往往体现在那些言论和言论的前提里。急于“发展墨学”的朋友更需要小心。笔者发现了几点儒墨的根本不同:
一、墨家有信仰,认为人类无知;儒家没有人格神信仰,认为人类能够“与天地相参”、“与天地准”。
这导致对自然是否敬畏、谦逊的不同。就儒家而言只是各有所长,有些人能够知天、天人合一之类即认识真理。这是双方最根本的不同,由此将导致一连串的分歧。比如先秦儒家推己及人,墨家反对推己及人。然后儒家追求大同,墨家主张法治等。至于科学,其实是承认无知者更愿意去摹略万物之然,而自以为掌握真理者缺乏外求动力。读儒家书看多了“天作孽犹可活”之类,很难产生信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前设也是人去模仿上天所为。当人与神平齐,那么神就被替换成了人;当人能知天,那么神就被替换成了知天的人。实际就没有神只有权威了。神成为了权威的傀儡。而权威正是科学的最大敌人。往难听了说,无神论和两种有神都是要让人相信一些东西。最根本的就是无神论要人相信自己很伟大,别人也很伟大;一种有神论要人相信自己很渺小,别人也很渺小;一种有神论要人相信自己或者某些人很伟大,别人很渺小。⑴
二、墨家是责任伦理;儒家是信念伦理。
信念这个词在中文很是褒义,换一种表达就不同了:墨家是规则伦理;儒家是欲求伦理。信念伦理把自身的信念置于最优先位置儒家墨家思想分歧的原因,而责任伦理把责任置于最优先位置。责任出自人们的契约,而信念本于自心。比如前面提及的孔子“去兵、去食”,其前提就是“聚众”这个信念,而不是“兵、食”这个责任。孟子说:“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是最为典型的信念伦理表述。言行守信践信,竟然不在义的最底层。就墨家来说一下的根本不同:儒家是信念伦理的敌人!,守信践行是首义。不守信已经是不义了。义本是“通约”性质,其他义(规则)离开守信还有存在价值吗?孔子说“君子不器”,而墨子说君王是“天下器”。器不能自主,儒墨规则与信念的优先序刚好相反。儒墨所说的义,完全是两码事。⑵
三、墨家是普遍之爱(薄爱),共同规则为大;儒家是亲情之爱(厚爱),亲亲为大。
由于儒墨对爱的定义不同,过去以儒解墨导致把墨家兼爱极端理解为儒家泛爱。实际上墨家反对儒家那种甜腻腻的、互相拥有的爱,墨家助人主要是救急、救济,而不是儒家的官方平分田产(井田)之类。儒家要教民、养民;墨家要大家自强,要政权不干涉。结合信念伦理和亲亲为大,可以有孔子和子贡的做法。他们通过挑起齐吴越晋楚及相关附庸国之间的连绵混战,避免了一次齐国对鲁国的进攻。“堂堂圣徒,乱世中也只不过是把自家家中的战火引向了别人家,出此权宜之计”。这就是著名的“子贡救鲁”故事,在《非儒》篇也有记载。而史载中墨家的非攻总是直接劝止攻国和参与守卫。一伤及无辜,一不伤及,墨家总是坚持了不害人底线。共同规则为大而兼爱。先秦各家都以伦理入学和治道,笔者提到的这些实际都是薄爱与亲爱造成的差别。古之道术诸子都是“天父民母”主张。在儒家看来墨家确实不仁,也无君父。⑶
四、墨家主张独立、合作(合),儒家主张互相依赖(相濡以沫)。
这一点从字面上不容易看到。仅有墨家批儒“淫人”,孟子批墨家导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墨家并不主张养民,儒家主张养民、主张给百姓分配田产。所谓淫人,笔者认为是指让对方造成对某种事物的依赖性。淫,顺其纹理而侵之。《中庸》“尽人之性(纹理)”,是这种主张的表现。当然,此句也包含能知天(性是天生)的前提。墨家主张的是“尽人之意与义”。不是性,也不是心,就墨家看意与意是需要他自己表达出来的。亲爱就是一种互相依赖的爱,这种爱实际意味着拥有。这是儒者的潜意识。比如孟子批墨者夷子厚葬母亲,就让人莫名其妙,但儒家学者们都意识不到其中问题:母亲并非我的财产,我主张薄葬,怎么能用于要求我的母亲呢?互相拥有也不见得是好事,君做主、民做主,都认为某人或者自己该为别人做主。为什么不能是谁也不为别人做主?所谓「为是为是之台彼也,弗为也」,夷子只好苦笑。儒家养民说实际也有意无意造成人们对政权的依赖。而且内含君王是百姓父母意涵。古之道术则主张“天地不仁”,“天父民母”。前面第28条说「倚者不可正,说在剃」,反对的正是依赖性。依赖就不能独立了。还有墨家尚俭,其实也与反对依赖性有关。食色,性也;人性自大、短视、贪堕。⑷
五、墨家要通过通约处理利害问题,要除害;儒家则要发扬人性之善,要扬善。
除天下之害,兴天下之利,是先秦所有学派共同的目标。但路径和理论不同。到底以除害为先,还是以扬善为先,与人类是否认识真理有关。如果人类不认识真理扬什么善?只能扬某些人认为的善,去学习某些榜样。那么越是把榜样吹捧得高,越是把善狭隘化。扬善必然导致对别人的深度干涉,同时主张用官方权力教民更是如此。而除害则是必须的恶。求善必得恶世,除害必得善世。这个问题可以参考哈耶克关于“非正义”的内容。通约是民立法,即「民若法也」。而儒家认为立法、制度是天子专利。⑸
六、墨家认为极端不能推导普遍,即所谓「端,是无同者也」;儒家则用家庭伦理、大同理想等推导社会。
承认极端情形有其特殊性是必要的,比如战争是竞争的极端形态,比如承认紧急避险、为亲者隐实际是对人性的承认和容忍。但是用极端推导普遍原则,就把社会极端化了。紧急避险造成的伤害可以不追究儒家墨家思想分歧的原因,对癌症病人的撒谎是善意。但是社会能鼓励伤害和撒谎吗?为亲者隐一样是只能承认和容忍,不能被鼓励的。⑹
笔者提及的六点儒墨不同,儒家都站在顺从、鼓励人性一方,墨家都站在克制人性一方。确实如庄子所言:“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但良药苦口,正言若反,大智若愚。人性非善,怎么能事事顺之呢?承认和鼓励也是两码事。儒家主张顺从人性,所以易行;墨家主张克制人性,所以难行。就克制而言,儒家主要克制的是男女情欲,这一点墨家反而认为「天壤之情,不可废也」。儒墨在底层开始相反,不见得条条大路都通往大致相同方向。本文首先肯定墨家主张,并以之为基础对比儒墨,自然得出墨是儒非结果。反过来如果先肯定儒家主张,那么也可以批评墨家迷信、墨守成规、不智、不仁、不亲、不善。墨家严厉批评的子贡救鲁,在儒家看可能是“生存第一”。墨家非攻城守送出了大量墨者的性命。这些问题在先秦是「为是为是之台彼」,各自遵从的一些基本原则。当时、甚至当今也没有完全辩论清楚。
本字条说「通意后对」,我们需要“通意后知、后鉴”,从而需要读儒家经典,但却需要注意儒墨之根本不同。这种底层的不同,是理论构建的出发点,不可能互相借鉴。儒家怎么借鉴墨学,只要改不了这六点就还是儒家。孟子熟读墨家书,他还是儒家,只是相对当时儒家的主流别开生面而已。而墨家只要动了这六条就不再是墨家了。以墨学修身是墨者,以儒学修身是儒者。所谓三教合一之类,必须有理论底层相同为基础。否则还是「类以行人为好」。至于仁义之类空泛概念,大家都挂在嘴上。正如现代所说的“民主”,不问清楚他所说的民主是什么,就不知道他实际主张什么。「若不问“何谓”,则过」。如果对方语言模糊、空泛,那么就需要继续追问。墨学被曲解到反面,正是由于这种以儒释墨的“训诂学”,换掉了墨学内核。儒家思想和意识已经影响国人2500年了,“发展墨学”是一件需要如履薄冰的事情,必须时时核对是否违背了墨学的根柢。否则发展墨学将变成创造一种儒家代言的活动。
鉴于当下国学市场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有识之士推出一个“真.国学”课程
想学习什么是真正的国学,欢迎报名
详情见下
三教与百家
—北师港浸大高级国学研修营
新时代呼唤新型人文领袖,新型人文领袖当具“以通驭专”之才能。北师港浸大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以研究院与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为学术依托儒家墨家思想分歧的原因,集合国学领域顶级学者组成强大的师资团队,精心打造内容横跨三教与百家、视野含纳域内与域外的国学课程。冀通过课程,提升学员心性、拓宽学员视野、塑造学员人格,培育下一代足堪重任的人文领袖和复合型文化传播人才。
招生对象
有志于研究国学、弘扬国学的全国(含港澳台)各行业董事长、总经理,行政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
时间
2019年8月5日-2019年8月18日
学制
两周(脱产学习,周一至周五为“授课+体验”一下的根本不同:儒家是信念伦理的敌人!,周末在岭南地区游学)
上课地点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金同路2000号北师港浸大
课程版块
儒学、佛学、道家、道教、诸子、历史、考古、古典文学、中西文化交流史
颁发证书
课程结束后,学员将获颁北师港浸大高级国学研修营结业证书
报名咨询
联系人:柴老师
邮箱:.hk
电话: -
温馨提示:
1. 应广大学员要求,研修营工作人员可协助学员预定住宿、游学服务。请在报名时,在报名表中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