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有价值和现实意义!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总结了法家各种学说的得失,并将其系统化,把法家思想推向极致,他将法、术、势结合起来。

韩非子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有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就说一点:

要说现在什么最重要?

法治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应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的内容。

韩非子是哪家_韩非子是谁的学生_韩非子是什么学派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经济的大发展。

没有法治建设,就没有中国社会的稳定和谐。

而,韩非子再法治和改革方面,非常的有见地:

韩非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韩非子是什么学派_韩非子是哪家_韩非子是谁的学生

对于臣下,他认为要去“五蠹”,防“八奸”。(《韩非子·八奸》《韩非子·五蠹》)

所谓五蠹,就是指:1、学者(指儒家);2、言谈者(指纵横家);3、带剑者(指游侠);4、患御者(指依附贵族并且逃避兵役的人);5、商工之民,他认为这些人会扰乱法制,是无益于耕战的“邦之虫”,必须铲除。

所谓“八奸”,就是指:1、“同床”,指君主妻妾;2、“在旁”,指俳优、侏儒等君主亲信侍从;3、“父兄”,指君主的叔侄兄弟;4、“养殃”,指有意讨好君主的人;5、“民萌”,指私自散发公财取悦民众的臣下;6、“流行”,指搜寻说客辩士收买人心,制造舆论的臣下;7、“威强”,指豢养亡命之徒,带剑门客炫耀自己威风的臣下;8、“四方”,指用国库财力结交大国培养个人势力的臣下.这些人都有良好的条件威胁国家安危,要像防贼一样防备他们。

虽然韩非子说的有些难听,不过一个目的,就是说明一个道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法律的公平性。

在立法方面,韩非认为,立法应考虑到如下几条原则:一是功利性,所立的法必须功多于害。二是适合时宜,即随着时势的变化,法制要相应地进行变革,这就是韩非的变法论。三是统一稳定,即法令一旦制定,就不能朝令夕改,否则民众将无所适从,同时还会给奸臣造成可乘之机。四是适合人情,易知易行。五是简明而周详。六是厚赏重罚,重刑少赏。

在执法方面,韩非的原则是:一、加强法制教育,即“以法为教”。一旦制定,就要以成文形式出现,“布之于众”,争取做到“家喻户晓”。除了制订法律以外,还必须要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法律,运用法律,遵守法律,使整个社会形成“尊法、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风气。这种知法守法的思想,有助于国家秩序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今天我们仍应该将普法,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放在重要的位置韩非子是哪家,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使人人都能自觉遵纪守法,不做违法的事情。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有度》),就是君主,也必须“守法责成以立功”(《外储说右下》)。韩非要求贵族与平民在法律上地位平等,要求君权受制于法律的权威,都是极可贵的法律思想,只是这种思想很难实行罢了。三、严格谨慎,既做到“信赏必罚”,又不能任意奖赏无功之人、肆意虐杀无罪之民。四、用道德的力量辅佐法制的实行,即“誉辅其赏韩非子是哪家,毁随其罚”(《五蠹》)。

而韩非子的“抱法”思想正是要求权力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有序行使。当前,反腐败问题被提高相当高的位置。法律监督机制越来越完善,而在两千多年韩非子就提出了“循名责实”的原则,对下级进行监督考察。具体来讲, 就是要依下属的职务去追究其应有的功效、实绩;根据下属的言论去判断他所做的事和所取得的功效是否与言行一致,根据名和事实是否相符合来确定是非。监督考察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暗中派人监督及时发现违法情况;推行天下臣民不论贵贱上下都可以告发上级,避免出现上级一手遮天的情况出现。在监督之下,能够有效的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避免徇私枉法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韩非子倡议对被管理者进行业务考核。通过考核及时发现管理者是否有“缺位”或“越位”行为,尽早的发现管理者是否有效行使权力,保证管理者依法行政、廉洁执政。通过考核及时发现管理者的功过情况,对有功者进行重赏而对有过者进行重罚,以此鼓励兢兢业业的下属继续发扬光大,警示玩忽职守的下属尽早亡羊补牢。

同时,韩非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比较突出。

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韩非子的文章言辞犀利,甚至不近人情,和儒家仁义中和思想截然不同,表面上来看韩非子是哪家,无论统治阶级还是一般老百姓都不屑于谈法家思想,但是历代统治者大多数都私下运用它。

韩非子是什么学派_韩非子是谁的学生_韩非子是哪家

见不到台面,但是都在用,这就是法家思想。

韩非子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本,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君主权力是韩非子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站在君主的角度思考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构建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体制、权力运行的基本框架。至今,对现代管理者还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备注:

韩非(约前295—前233),是战国后期韩国的宗族公子,故以韩为氏。

当时的韩国在七国中最为弱小,韩非身为韩国宗族,虽天生口吃,却善于写作。他目睹韩国的削弱,曾多次向韩王上书劝谏,但都未被听用,于是他针对时弊,总结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写成了《孤愤》《五蠹》等十多万字的文章,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和愤懑化成了千古不朽的光辉篇章。

同时,他为了谋求强国方略,曾在荀况入楚后就学于荀况。他的同学李斯看见他的文章,自愧不如。当时,士人来去很自由,所以李斯在荀况那里学成了帝王之术后离开故土入秦韩非子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有价值和现实意义!,但韩非仍报效宗国。

不过,他直到韩王安即位后才被重视。韩王安二年(前237),曾与韩非研究削弱秦国的策略。韩王安五年(前234),秦王政看见了《孤愤》《五蠹》等文章,深有感慨地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说:“此韩非之所著书也。”于是秦国猛攻韩国,韩王只得派韩非出使秦国。韩非到秦国后韩非子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有价值和现实意义!,上书秦王,主张保存韩国,当即遭到李斯的反对,所以秦王没有信任、使用他。更由于韩非在秦王面前说了姚贾的坏话,所以李斯与姚贾合谋陷害韩非,在秦王面前说他“终为韩,不为秦”,劝秦王“以过法诛之”。秦王听信了他们,就把韩非交给狱吏去惩治。于是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等到秦王反悔,派人去赦免韩非,韩非早已死在云阳(位于今陕西淳化西北)狱中了。